富二代卧底平民窟:你没穷过,你不懂!
有一次,《鲁豫有约》在做节目的时候,鲁豫问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你们都吃什么?小朋友说:白菜土豆。她又问:你怎么不吃肉呢,是不好吃吗?这个意思就好像我们都在宝马车里,你的宝马车呢。你没穷过,你真的不懂,果姐成年之后走过挺多地方,还算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但是我也常常觉得自己没资格说一些道理,有的时候我和鲁豫是一样的。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类的贫富也并不相通:有人生于荣华富贵,有人生于穷困潦倒;有人光鲜亮丽,有人灰头土脸;有人吃喝不愁,有人年近花甲街边摆摊;有人寻欢作乐一掷千金,有人为了五块钱痛打孩子……这个世界,一直都是如此。我们或生于优渥家庭,或生于小康之家,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对错道理,别人并不能适用,因为他们很多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
《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一段经典对白:
在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那些年里,父亲曾经给过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这句话仍在我心间萦绕。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最近看了香港一个十年前的节目《穷富翁大作战》特别有感触。我们以为的香港生活是一个幸福的天堂,但是这部纪录片却呈现了另外一种场景。
就像有人说的:“香港,表面上是一张华丽的包装纸,揭开它,你会看见两个极端。”
《穷富翁大作战》的可贵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让两个世界的人得以相见,并改变了一些人对贫穷的看法。
关于贫困,我们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总把成不成功与一个人的思维和努力程度挂钩。
你那么穷,还不是因为想法不对。
你那么穷,还不是因为不够努力。
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具备所谓富人思维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吗?
看完这个节目的人,都不言而喻。
导演邀请四位来自上层家庭的精英,他们中有商业大佬、富家二代、选美模特、金牌律师,他们要完成的挑战是抛弃原来的光鲜生活,去体验清洁工、单身母亲、流浪汉、小摊贩这些穷人的生活。
对于即将开始的贫穷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乏自信地说:
“我始终信奉自由市场,可说是淘汰了很多弱者,但是如果你有斗志,即使是弱者,也可以变为强者。”
他曾经有句非常有名的名言:
但结果真的如此吗?
说这话的人大名鼎鼎的田北辰,有名的“田二少”,他的父亲是香港的纺织大王,人称“一代裤王”。
但他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富代,有自己独立的服装设计品牌,在全球有近700家实体时装门店。
在节目中,他要体验的是作为一名真正的清洁工的真实生活,为此他上交了自己现金、银行卡、电话,也不能向朋友求助。
开始的前一天,他信心满满,领取了自己一天的50港币的生活费。
来到住的地方,自己1.6平方米的笼屋,他有点意外,感慨了一句:“比我想象中小一点。”
在这样还算中等水平的笼屋里,还是有30多户邻居挤在这样一个狭小的格子,公共卫浴。
富豪轻轻吐槽了一句:不是一个很有人性的居住地方。
但即使这样的环境,一月也要一千多元。而在这里的清洁工的一月工资不过6000-7000元,除去生活开支,所剩无几。
看看四周友邻,大多是领着低保的住户,他问起住在旁边的陈伯,觉得这里的环境怎么样?
老头只是无奈笑笑:
“差不多吧,说不上什么环境,我们没有选择。”
兴许是感受到这里的压抑,他没有再问下去,看着四处没有朝气的生活,他的心情好像也被传染了,他的评价是:没意思,好像等日子过一样,没有盼望。
笼屋第一晚,田北辰无法入睡,想着第二天要去湾仔上班,喜欢提前规划路线的他,为避免上班第一天就迟到,就提早起来查找自己的路线。
几经周折,才得知上班需要乘坐通宵巴士,而这种巴士的车票一趟就需要13多元,一来一回算一算就花掉了27元,剩下得是一天的生活费。
“搞咩啊,车费要十三元多?我哪有那么多钱?”
23元要安排一日三餐,无论怎么分配,都是不够的。
一想到此,这个大富豪显得有点为难。
凑巧的是几年前,有人批评地铁的票价过高,任职地铁管理局主席的田北辰说了这样一句:
“如果你觉得贵,可以有其他选择,我们的铁路公司不是社会福利机构。”
几年之后,当他身处穷人的位置,在看这个票价的时候,承认确实是自己不了解实际情况:“交通费扼杀了穷人的生存空间。”
感受完穷人的住宿、交通,接下来就是第二天——穷人的工作。
才开始2个小时,他就吃不消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