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晞临谈艺考艰难过往 认为角色都是复杂的多面体
缉毒题材的年度大戏《破冰行动》收官未久,故事走向持续牵动着剧迷的关注,“心疼马云波”的词条登上热搜。
东山市公安局副局长马云波的扮演者正是演员张晞临,他将这个人物在多重情感的交织拉扯里的无助与无奈、挣扎与痛苦诠释得淋漓尽致。虽然扮演主角的机会不多,可他的配角戏却从未失去光芒,无论《黎明之前》里的齐佩林,还是《人民的名义》里的蔡成功,个个鲜活,场场饱满。
有人评价张晞临的表演风格是“精湛中藏规矩,释放中握分寸”,他则认为,角色不能以“好”“坏”粗暴归类,他们无不是复杂的多面体。演员的本分就是通过剖析他们的心理动态与行为逻辑,设计形象、台词、细节,让其人其事真实可信。
1 在明暗驳杂处徘徊
平心而论,岁月并未赠与张晞临太多的厚待,他的面庞已经爬上细碎的纹路。如果要在这位中年演员身上找寻最具辨识度的特征,那应该是一双大眼睛里驻扎的笑意,总在闪烁着温度。
电视剧《破冰行动》开启新一轮热播,眉眼含笑的张晞临却出演了全剧最悲情的人物马云波,以至于不少人看剧时,将大把的眼泪都给了他。提到对这个角色的感想,张晞临脱口而出:不好演。公安戏向来黑白分明,马云波却是明暗驳杂处徘徊的一抹灰色——作为警务系统的公职人员,他理应扫荡毒品、维护正义;但是,妻子在他面前,挡住犯罪分子射来的100多颗弹珠,其中9枚长留体内,为了抑制疼痛,染上了毒瘾,马云波从此被大毒枭林耀东抓住把柄,遭受重重胁迫。
为了拿捏这种黑白两界游走的纠结感,张晞临啃了大量的警察文学,到现在还能和相声贯口一样报出一串书名。在研读的过程中,他如电光火石般抓住了一个词汇:死间。“死间就是一个警察,孤立无援,身边没有人能相信,也不能汇报,他要做好放弃生命的准备,假装堕落,迷惑对手。”张晞临说。
这样的设计被运用到了剧中,马云波在后半段开始了艰难的取证,通过和各色人等周旋,逐步摸清了塔寨村的制毒网络,上交了所有录音证据,协助切除了毒瘤。马云波和妻子于慧的关系是角色感染力的主要来源。张晞临说,初版剧本中,马云波有个情人,是电视台的女主播,他一看就说:“不对,马云波哪是这个样子!”
张晞临认为,马云波之所以陷入两难,就是因为对于妻子的歉疚。妻子因他染毒,他因妻子受制,这是个排他的闭环,夫妻间的感情必然真挚而深厚,没有裂纹,马云波不能出轨,否则人物就崩了。张晞临主动拿掉了这个破坏性的设定。
马云波在太平间的那场戏,被剪辑成两三分钟的片段,在视频网站上收获了庞大的点击量。为了不再拖累丈夫,于慧毅然自尽,独自面对妻子的尸体,马云波没掉下一滴泪,他闲话着家常,念叨“衬衫还会褶,谁给我熨”“维生素谁给我买”“家里的无线密码是什么”“本来就怕冷,现在躺在这么冷的地方,冷不冷”,声音轻微,仿佛眼前人未曾离别,只是沉睡。
剧本只渲染了气氛,所有的台词都是张晞临顺着于慧的遗书,慢慢编写出来的。小心翼翼的语气和琐碎平凡的内容,比喷涌的爆发更戳人肺腑。大悲无泪,至恸希声。隐而不露间,张晞临打磨出了情绪的内核。全剧末尾,马云波主动戴上手铐,迎向了法律的审判与制裁。
在未能播出的另一版结局中,马云波投海自尽。张晞临认为,以死救赎,是一个戏剧人物最完美的结局,因为他足够有张力,足够激起观众对马云波的同情、理解和喜爱。但是,现在播出的版本让马云波这个人物得到了升华。因为死是简单的,一了百了,但铮铮铁汉、顶天立地的男人必须要为自己做过的错事承担法律责任,他不会用死逃避。
《破冰行动》首播期间,马云波上了三次热搜。大结局放出前,剧组人员预测过话题的爆点,有的说是“赵嘉良之死”,有的说是“李飞不认爸爸”,结果一出来,却是“心疼马云波。”
导演告诉张晞临:马云波算是成了。张晞临则说:“演员到了我这个年纪,就要把角色演得准确,演不好才是不应该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6686.html
- 上一篇:后漫威时代,超级英雄如何“再就业”?
- 下一篇:天府市民云 一个看穿所有成都人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