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社区团购下一步:创业窗口期关闭,行业洗牌期来临

02-17 IT文章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老板内参”(ID:lslb168),作者孙园,编辑万德乾,36氪经授权发布。

核心导读:

1.社区团购已经不算一个创业赛道;

2.未来洗牌期将是资本和点位之战;

3.行业蒙眼狂奔,创业小心有“坑”。

社区团购的创业机会在关闭

2018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的上市让社交电商和拼团的玩法,在电商领域掀起一波浪潮。紧接着,社区团购赛道在资本的助推下走到聚光灯下。凭借裂变式传播和半年超40亿元的融资规模,社区团购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场者。

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苏宁相继入场,来自供应链、快消、便利店、电商平台等领域的玩家也纷纷卡位。除了零售企业,许多基于微信商城和小程序的SaaS服务商,比如有赞等也以技术提供方的身份参与其中。

作为瞄准本地化家庭日常消费的商业模式,无论从目标人群、商品品类或是流程建设来讲,社区团购不仅门槛趋近于无,对于许多零售相关企业而言,作为补充业务拓展更是想象空间巨大。

社区团购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是一个具有路由器属性的强大载体。可以在复用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渠道拓展,同时也兼具独立发展为一个面向万亿规模市场新业务的潜质,同时也不会造成“All in”某项新业务的风险,这是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基于已有业务体系,入局社区团购的衍生项目,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如美菜旗下“美家优享”等依托生鲜供应链的生鲜电商,和芙蓉兴盛旗下“兴盛优选”这类依托快消品供应链和便利店点位的快消连锁企业。另有诸如嫁接于贝店社交电商和宝妈人群的“友团优选”,以及基于菜鸟物流体系和手淘的“驿站团购”,其逻辑也是大同小异。

这些平台衍生项目大多起步的时间都集中于2018年末,观望后入场的属性明显。而另一方面,白手起家的社区团购创业项目中,融资和声量都靠前的“食享会”、“你我您”这类平台,以社区团购模式运作都有两年以上的时间。据新经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月份,全国社区团购平台数量已超过200家,其中原生创业项目近百家,约占总比例的50%,但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尽管社区团购市场高度分散化、用户忠诚度弱的特点使得其准入门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只是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

Quest Mobile日前发布的《社区团购洞察报告》中提到,供应链和团长管理能力将会构成未来平台的主要竞争优势。这对于白手起家的原生创业平台而言,在丧失先发优势的前提下,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这两项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

到这里,局势已经非常明朗:面向原生创业者的机会窗口已然关闭,入局者进入跑马圈地阶段,但资源型企业仍有可能成为新的搅局者。

社区团购进入多维竞争的洗牌期

分析过了场外环境,对于已入局者而言,洗牌期刚刚开始。

核心之一在于优质点位竞争。这里的“点位”,既包括物理概念上的城市、社区点位,也包括团长这类末端网络节点。

上述提到的《社区团购洞察报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社区团购用户典型画像为:19-24岁的已婚女性,其中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明显偏高。

社区团购下一步:创业窗口期关闭,行业洗牌期来临

图片来源:QuestMobile

这打破了此前社区团购主打“下沉市场”的刻板想法,社区团购被视为电商和线下之间的补充购物模式存在,某一地区是否适宜开展该业务的决定因素在于订单密度。人口规模和社区零售供给之间的差额是必要条件,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潜在可释放消费力(尝鲜行为),这些共同因素导致四线以下城市市场对于社区团购而言并不是特别理想。

此外,以生鲜品为主导的社区团购必然受到生鲜商品供应链和冷链物流运输的限制,综合以上因素,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成为社区团购主阵地就不难理解,从长沙、苏州、杭州、南京等地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向更微观的维度,城市中优质社区点位也十分有限。据了解,社区团购的理想目标点位一般为500户以上,公开的平台运营数据中,小区、团长、微信群以1:1:1架构为主。此外,社区周边的商业构成情况,以及区域内社区密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于点位价值。与无人货架的点位之争相似,在优质点位有限且无准入门槛的情况下,如何在一对多的消费者群体中形成足够的渗透率成了关键。

直接作用于渗透率和复购率的除了价格战,便是团长的运营能力,这也是为何平台间针对有运营经验的优质团长的争夺愈发激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