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封杀” 全能车并不全能
摩拜单车卖身、ofo陷入资金危机之后,共享单车行业便失去了过往的高光,逐渐走向黯淡。然而,在这个增长迅猛、流量价值巨大的行业里,即便企业不再万人瞩目,却也永远不缺故事。
凤凰网科技近日获悉,共享出行平台哈啰出行起诉全能车不正当竞争一案,即将进入开庭审理阶段。
据了解,自从2016年诞生之时起,全能车就因未经授权私自接入其他共享单车平台,先后被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哈啰出行等多个共享出行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封杀过。此外,全能车还存在用户信息获取方式被外界质疑等问题。
技术封锁并未阻止全能车在共享出行领域的扩张。尽管目前全能车APP虽在多个安卓应用商店被下架,但其随后又在苹果应用商店里上线了新的“全能车pro”APP。不仅如此,全能车还将共享单车的玩法平移到网约车领域,在新APP里添加了打车频道,更上线了全新的网约车产品“全能出行”。
据凤凰网科技从多位法律专业人士处了解到,全能车未经授权整合其他平台接口这一做法,在平台授权、用户隐私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全能”或存在争议
公开信息显示,全能车是一款涵盖网约车、共享单车、电单车等多项出行服务在内的共享出行平台,用户可以免押金甚至免车费骑行市面上主流品牌共享单车。目前,全能车又上线了可在全国城市一键呼叫主流品牌网约车的服务。
从全能车的产品介绍可知,用户不需要下载多款共享单车APP,仅在全能车APP内缴纳一份押金,就可使用多个品牌的共享单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能车整合了市场上超过15款共享单车品牌。与它的slogan——“能畅骑任意共享单车”呼应,全能车可谓某种意义上的“全能”。
不过,这种“全能”从一开始就不断给其自身制造麻烦。
2018年初,随着哈啰单车规模扩大并广推免押金政策,哈啰单车的直接用户不断增多。彼时,也陆续有大量用户通过全能车“间接”使用哈啰单车。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对凤凰网科技表示,当时发现这种情况后,为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哈啰随即对相关异常账号进行了封停。
“2018年3月,在哈啰单车用户数量激增的同时,全能车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哈啰开始投入专项力量开展全能车的风险控制,通过大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并开发出对应的AI系统,自动判定账号的行为状态,对异常账户及时进行封停。目前,哈啰已经封停异常账号近百万量级。”该负责人解释道。
然而,包括哈啰在内的多个共享单车平台的技术手段只能起到“围堵”作用,无法彻底消除相应安全隐患。因此,哈啰出行寻求诉诸法律,对全能车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这表明,全能车制造的麻烦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
对此,多位法律专业人士认为,全能车或已涉嫌不正当竞争。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麻策对凤凰网科技分析道:“全能车这类模式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聚合型网络服务,以往的聚合支付、视频聚合都带有聚合性质。判断该类服务是否合法合规,并不能仅仅因为有了聚合行为或者未获得原平台的授权就认定违法,不过这类聚合型服务确实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可能因为对原服务平台形成不合理的实质性替代或产生混淆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麻策表示,在这一点上,全能车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方面,全能车是在未经其他共享单车平台授权的情况下开通使用接口,而且用户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在真正的共享单车平台上注册账户;另一方面,全能车的押金和收费方式,也是对其他第三方平台权益的一种侵害,因为用户无需在实际使用品牌的共享单车平台上缴纳押金或交付骑行费用。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则认为,全能车导致其他平台实际用户量减少、押金数量下降、访问量降低,实际上对其他平台已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替代效果。他对凤凰网科技表示:“全能车是在损害他人正常商业经营的情况下来谋取自己不当的商业利益,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PP已在安卓商店下架
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全能车的做法已对其他第三方共享单车平台产生了一定影响。相应的,第三方平台也在围绕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全能车展开“反击”。据凤凰网科技了解,包括摩拜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都在与相关应用商店沟通,要求后者下架全能车APP。
目前,全能车APP已在应用宝、华为应用商店等多个安卓应用市场下架,而苹果应用商店则上线了新的全能车pro APP。对此,凤凰网科技向应用宝方面询问下架原因,其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举系企业自主行为,不方便透露过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