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房产中介电商平台“小败局”

02-28 IT文章

房产中介电商平台“小败局”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靠谱的阿星

时间倒回2015年,整个房产行业沉浸在“转型”困惑与对互联网+的憧憬之中,无论是地产大佬还是普通的经纪人,他们为自己所处的房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而骄傲。

变者长存,传统的那套生存模式也让他们倍感焦虑:开发商想做互联网交易平台,新兴的交易平台想整合线下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想做品牌公寓,顺便自建App做流量;房产媒体公司想往线下直接做交易......

不过,如今看来,这些种种跨界的尝试大多是前进三步后退两步:

烧钱狂砸广告、号称颠覆传统中介的爱屋吉屋彻底倒闭,只是这几年整个“互联网与房产行业融合”之萧瑟的一个注脚。曾被誉为房产圈的黄埔军校的搜房转型为房天下之后,目前市值已经跌至7亿美金,一些原来搜房在地区市场的总经理出来创业并带走大量经纪团队。

同样在2015年辉煌的房多多变得异常低调起来,回归一手房代理。扎堆做品牌公寓的项目,从2018年下半年至今一直遭遇租户对其甲醇超标的投诉,以及长租公寓项目资金链断裂的暴雷声......

虽然说房产是最靠近钱的行业之一,但是还是很多项目白忙活一场,甚至连盈利模式都没有找到,过去三年,可能有无数人不知不觉经历了这样一场房产企业电商化或是房产O2O平台的“小败局”。

01 房产中介的生存环境

有人把爱屋吉屋倒闭的原因归结为创始团队邓薇、黎勇劲均是纯线上互联网公司行业背景,无论是土豆网还有大黄蜂均没有盈利,通过做大规模而收购推出,只不过当他们延续这条路径在房产行业后发现,水深无比。

这种迷茫在很多十多年房产经验的人那里同样存在,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与房产结合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兴方向,但是就是找不到落地模式,爱屋吉屋其实也是为了行业充当了探索的炮灰,我当时发了一条朋友圈:

房产中介电商平台“小败局”

彼时,爱屋吉屋以及一些线上房产交易平台在测试阶段就直接包含了“新房”、“二手房”、“租房”三个业务品类,他们对标公司是链家、中原地产、我爱我家等深耕行业多年的巨头,凭借是在线上做不需要线下交易门店的成本,并能够直接呈现给用户“真房源”,并且使用互联网打法,通过低佣金或者免费方式,把客户存留下来用其他服务进行转化。

如果只做其中一个房产交易的品类,都会因为低频次的客户交易之后彻底流失,那将只能不停的补贴吸引新用户,多个品类看起来是并不可少的。

房产中介电商平台“小败局”

(爱屋吉屋的App包括了新房、二手房以及租房三个平台,并有找房及预经纪人带看的功能)

事实上,新房、二手房、租房这三个领域“隔行如隔山”,阿星觉得有必要从宏观角度对大房产市场进行一次梳理。

新房市场的房价是由地方政府房管局给出最终备案价,新房楼市是一个政策市场;而二手房是根据新房市场价格线而为定价参照的投资市场。由于楼市房价长线看涨,才带动二手房市场交易的流动性。

反过来,鉴于新房涨幅长期比银行存款利息更高,从投资属性上看,很多人即使是刚需购房也会考虑到升值空间,为日后留条退出之路。

一手房与二手房均是大宗商品交易,目前绝大多数中产家庭都会选择贷款方式“加杠杆”。政策提供的金融信贷服务为一手房开发商、购房者提供了信用担保,地方政府以及大部分的国民不动产财富即来自“士地红利”的层层转化,从而演绎出土地红利与地方经济「鸡生蛋蛋生鸡」的互为因果与螺旋发展。

而流量最大、相对高频的住房租赁市场则是人们在购买房子之前的“过渡”,广大租客往往要经过漫长财富积累期,为的是一手房与二手房市场做一场“集中投放”,这样才能成家立业、扎根城市不再漂泊。由此刚需租房量最大的是城中村以及隔断房;改善租房则催生了长租公寓“二房东”运营业务火爆。

这些房产市场的底层逻辑构成了交易中介的生存环境。

02 不同的房产中介不同的命运

房产中介服务“术业有专攻”,也分租赁市场中介、购买二手房、游走楼市的中介,中介交易平台主要获取那个领域的经纪人也很重要,直接决定了项目发力和落地的方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