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将迎来二战,产业共同走向创新鸿沟边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AI 无招
2月28日,小米小爱触屏音箱公测正式发货,春节期间已经亮过相的百度小度在家1S带屏音箱正式发布,战事一触即发。然而,相比于2019年将要到来的智能音箱行业“二战”,这只是冰山一角。
从2018年5月说起,四川电信在泛终端订货会上一下子采购了248万台智能音箱。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据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市场智能音箱出货量达2190万台。四川电信一次性采购量占国内市场所有智能音箱销量的11.3%。
尽管实际落地的量并没有这么大,但是它却打响了运营商进军智能音箱市场的第一枪,也为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的第二次半理性繁荣埋下了伏笔。
运营商智慧家庭短兵相接,分兵赛马or集中出击
虽然被四川电信采购设备的厂商都发了新闻稿,但在媒体侧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与之相反的是,产业链已经开始暗流涌动。据说在一次中国移动集团经营分析会后,多个专业公司和省移动开始去四川调研。而手机方案商、路由器方案商、影音设备方案商等大厂、小厂甚至将死的厂子,关注到这一形势变化,感受到产业新的生机,只是不确定,运营商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半年之后,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杭州研发中心、咪咕公司、物联网公司全部推出或者准备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和苗、和家悦、咪咕Home、小言。中国移动每一个子公司似乎都有不得不做的理由,无论是行政命令还是业务需要。有些省公司也跃跃欲试,毕竟,做一款智能音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终端公司是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研发与代理公司,“厂商”+“渠道”双重定位,正在从手机向泛终端转型,儿童手表、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都在其业务范围内。杭州研发中心研发家庭产品,和家固话是其重要的软件产品,内置到智能音箱中,音箱秒变家庭移动座机。咪咕公司掌握中国移动全部音视频资源,智能音箱是内容在家庭落地的重要载体。物联网公司掌握着OneNET物联网平台,作为物联网重要设备,智能音箱势在必争。
中国移动内部的赛马就这样开始了。尤其是2019年千万级的销售KPI,以后背后对应的几十级的成本补贴和营销费用,让内部子公司先狂欢了起来。
与中国移动不同的是,中国电信在2018年底成立了智慧家庭分公司,整合了原来在江苏的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和上海研究院的智慧家庭产业联盟。值得一提的是,出任智慧家庭分公司总经理的姜弘民此前任职山东电信,再之前则是任职江苏。广东、江苏、山东三省是智能音箱线下打的比较激烈的省份。
截至2018年9月底,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数以1.47亿户超过了中国电信的1.44亿户,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和节点。也是中国移动内部分兵赛马、加码智慧家庭市场,以及中国电信集中出击、打响“家庭反击战”的原因所在。
手机领域四大家族盘踞,中小品牌转战智能音箱
调研公司IDC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超10%。其中,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这TOP5品牌合计份额近90%。国产四大家族“华米OV”整体份额达80%。
四大家族纷纷推出子品牌,华为+荣耀,OPPO+一加+Realme,vivo+iQOO,小米+红米+黑鲨+POCO,向下进一步切分细分人群和市场,向上则巩固和发挥供应链集中化优势。四大家族盘踞,中小品牌在2019年几乎没有生存优势。
龙旗、沃特沃德、与德等,早早开始智能音箱业务。这些传统手机方案商(ODM)的入局,为中小品牌业务转型提供了供应链基础,而运营商KPI和补贴双管齐下带来渠道通路,让曾经尝过甜头的手机厂商再一次躁动。
毕竟,光是中国移动2019年就有1000万台的智能音箱销售KPI。如果达成,从渠道侧直接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大厂当中,小米、华为、荣耀均已推出智能音箱,据传OPPO和vivo也在研发当中。小米入局较早,这里不提。华为的智能音箱之路纠结了两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到最后也没评估出做智能音箱的必要性,还是匆匆上了,一个款式分两个品牌(华为小艺、荣耀YOYO)运营。OPPO和vivo迟迟不出估计情况类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