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套二手房背后,藏着一个无比真实的上海楼市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36氪经授权转载
上海至今差不多有780万套房子,这个数字你对比上海2400万常驻人口,按照一套房子2.5人的比例来测算,你会发现其实在总量上来说,上海其实不缺房子,经过20年的房地产发展,这个城市已经整体解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
说实话,这样的数据样本已经不小了,几乎可以描绘出相对清晰的上海居住生活蓝图了。只是比较遗憾的是,以前对于二手房的数据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但是幸运的是,如今贝壳研究院、链家等机构都在试着还原一些房产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背后,都在揭露上海楼市过往不曾被发现的真相。
今天结合一些和大家聊几个观点,如果大家感兴趣,我愿意做更深度的分析。
01、大部分有房者都十年不换房
从上海的大数据来看,接近75%的用户持有一套房子的时间超过10年以上,只有不到5%的用户在两年内把房产卖掉。
这说明几个问题,第一上海楼市确实比较健康,大家买房都以居住为主导,短期买卖的比例很低。
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大部分人十年不会换房,可能是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当然也可能没有置换第二套的能力。
所以特别是首套用户的朋友,咱们梦想归梦想,情怀归情怀,我们有没有想过迫不得已在一套房子里住时间。请把这个问题放在你买房的前置条件里,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
当然住十年不是说你一定要买大房子,反而我觉得一个人对空间的忍受能力是极强的,香港的千尺户型都已经能够算豪宅了,所以在这十年里房子大不大是其次的,你需要关注的是你所从事的行业和你房子之间的时间成本。
比如拿我来说,我买房子永远只会选上海的西边,因为我看了下上海70%的开发商的办公室都在西边,所以哪怕我在一个地方要住十年,只要在西边我就都还可以接受。
另外我们看到,一套房子住两年就要置换的人在上海的比例是5%,什么概念,上海平均每年有20万套的二手房置换,只有1万户的家庭能力可以支撑的起两年置换。
这些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众。
所以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购房者,我们都要做好十年不换房的可能,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02、买房赚不赚钱,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可能你很快会反驳我,这不是废话么,买房当然赚钱,但是我们来看真实的数据。
我们来看,在如今的市场里,持有2年就抛售上海房产的,买卖的价差已经非常非常低了,扣除各种税费以及贷款的成本,几乎就不赚钱了。
而长持有房子的人,差价空间都在130万以上。之前分析过一个数字,只有不到5%的人2年之内就卖房了。所以大部分人在房产领域里都还是赚的,只是少赚多赚而已。
这个增值转换成数字是多少呢,12.8%。
但是别着急下结论,在卖房的这一批客群中,有超过60%的客户最后选择了置换,换句话来说套现出来的现金又回到了房市里面,换句话来说赚钱不赚钱其实都是心理感受,你的口袋不会因此鼓起来,日常消费也不能升级。
同时这个信号也给到2016年2017年买房的朋友一个建议,不论你买的是二手房还是一手房,最近几年不要卖房子了,一定是赔本的,做好长持有的打算和准备。
当然,最惨的还是2016年2017年买一手房的各位,最高的价格买的最差的产品。
03、学区房具有客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谈论了如今的上海市场有这么多置换的需求,那么置换的关键点是什么。
所有置换客中有 53.72% 的客户选择在同环线内置换,27.89% 在同板块内置换,8.12% 在同小区内置换。言下之意,其实大部分人不是因为对地段不满意而换房子。其实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上海在发展,地段一定是越来越好。
那么大家置换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第一个,毫无疑问就是小房换大房,伴随着家庭成员的增长以及自己需求的细分,“不够住”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也成为了置换用户的第一驱动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数字。
置换的这段波动非常贴合整个城市的出生率情况,而且有趣的是,大多数置换都发生在生育后的6年。也就是小孩即将读小学的这个时间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0402.html
- 上一篇:瓜子二手车确认收购PP租车
- 下一篇:特斯拉已开始关闭首批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