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企业和员工能安全度过经济危机?
纵观历史经济震荡的周期大概是十年。2018年不少企业深陷谷底,甚至一些知名企业也相继曝露出裁员的消息,其中国内不少的互联网巨头也未能幸免,刹那间,倒闭、裁员、股价大跌、员工讨薪之类的文辞充斥在头版头条。有人调侃,如果把最近网上和报纸上的负能量换算成毒素,这些毒素几乎能杀死整个太平洋里的鲨鱼。显然,报道中的负面情绪不会杀死任何一条鲨鱼,但总会让一些企业倒闭和裁员,他们有的是站在风口上的猪,有的是千年难遇的锦鲤。如今经济周期震荡到谷底,风停水又干,猪和锦鲤都要坠落到人间,思考着如何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明天很美好,后天更美好,那企业和员工又如何能在寒冷的长夜中度过自己的危机?
《新闻联播》中的新年献词,固然让人心潮澎湃,管理者的演讲也带来希望和光明,但要真正意义上地安全度过这场经济危机,仍然需要实实在在的方法和素质。
其实,经济周期震荡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儿,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毕竟,在资本和经济的领域中,有太多异人总是不安于现状,任何制度都无法抑制其本能的冲动。比如特没普发动的中美贸易大战,总统大人太迷恋“站在世界镁光灯中心”的感觉,又比如苹果的蒂姆库克一门心思地提高新iPhone价格,结果落得个销售疲软、股价大跌,又比如那些人生毫无规划的基层员工,突然发现“年终奖”非常可怜,悔不当初,应该在人生最得意之时,好好存钱,更应该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能,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裁员。
储蓄资本,有钱的企业终会屹立不倒
经济危机中,最受追捧的新闻就是昔日风光无限的企业轰然倒地。毫无疑问,在这一波经济寒流中,总会有企业熬不住幡然而去,也总有一些企业拿出“御寒”的资本,安然无恙地度过经济危机,甚至能在震荡期抓住新的机会。前者的代表应该是ofo共享单车,曾几何时,小黄车充斥着大街小巷,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因其经营不善,加之,找不到稳定的商业模式,ofo资金断裂、难以为继,以至于“排队退押金”竟成为段子手的绝好素材,总结下来,他们轰然倒地也在情理之中:自始至终没有提供上乘的产品和服务,车子真地非常难骑,质量非常得差,笔者都想过用手掰断它的轱辘,每天的耗损量相当严重,此外,他们也缺乏核心技术,成熟的盈利模式,更像是一场“靠押金”启动的资本游戏,所以,当资本稍微有一点问题,如此企业就会立即衰亡,就更不要提什么度过经济危机了,类似的企业,还包括乱七八糟的智能手机品牌、小型作坊式的制造业企业等等。
相比之下,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则更容易安全度过难关。比如这几个月来,日子颇为难捱的苹果,他们的市值大幅度下跌,新iPhone销量不佳,旧款iPhone又在德国和中国遭到禁售。但从本质上来讲,苹果依然是一个强大而健康的企业,他们拥有着最顶尖的设计团队,实验室里藏着领先现实世界3~5年的技术。同时,拥有全球最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团队,这些人的创意和意志都是“经济寒冬”中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加之,苹果员工基本属于精英团体,他们的财务状况都非常好,即便是收入暂时减少,也不会危及生存底线,从而更容易笑看风云。此外,笔者认为,苹果最大的优势还是其健康的财务状况,他们的现金储备已经超过2800亿美元,资产零负债,上一个财季营收达到840亿美元,之所以股价会大跌,只是没有达到预期中的915亿美金,而库克强大的产业链建设以及精品高价策路,还是让其赚到整个智能手机市场85%的利润,这是相当恐怖的事情。事实上,从任何角度讲,苹果都不会在本次经济寒冬中伤筋动骨,他们此前精益求精、哄抬物价、压榨产业链,经年累月地积累优势,让他们在“过冬”时,能有更多的“余粮”可用。
随着苹果股价大跌,整个iPhone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都在跟着倒霉,但终因身处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境遇大相径庭。其中,三星自然是最安然无恙的企业,韩国人全产业链的经营策略,已经帮助三星建立起“万世不拔”的基业,他们在功能机时代,同诺基亚、摩托罗拉并列为手机三巨头。而在智能手机时代,Galaxy又是仅次于iPhone之外的明星机型,最拉风的是,iPhone有一半的零组件都由三星供应,包括芯片、摄像头、显示器、电池,这些都是电子制造业产能最稀缺,利润率最高的零部件,以三星现有的技术实力和资本状况,他们不仅能顺利度过经济危机,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引领者。纵然苹果和iPhone彻底衰落,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之类的新贵崛起,世界仍然需要芯片、显示屏和电池,从这个角度讲,三星压根不会把“经济寒冬”当回事儿。同三星类似的还有台积电,他们有全球最优秀的芯片制程,而芯片始终处于缺货状态,既然iPhone卖不好,他们就会可怜、可怜别的小厂商,给他们供点货,又或者闭关修炼,搭建起3nm的生产线。
无根浮萍,基础员工注定要优胜劣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