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校园App:网游色情内容泛滥,K12成重灾区
校园App有多乱?
现实远超我们想象,由于近几年较为宽松的环境,有些教育科技公司为了吸引学生长时间使用,居然在App中内置网游和色情内容,有些为了变现,App中充斥着网贷等商业广告。
网游、涉黄...你很难将这些词与面向K12学生的App联系起来。这些打着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旗号的App,却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向那些认知水平尚未健全的孩子输送有害内容,把孩子当成了“摇钱树”。
除了K12领域,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也颇受校园App困扰。一方面,学生签到、选课、查学分甚至打水等都需要下载专门的App,不少学生在网上吐槽手机下载了近10款校园类App,另一方面,许多校园App存在着制作粗糙、体验差、强制安装、采集学生隐私等问题。
终于监管部门也注意到舆论报道的各种校园App乱象。去年开始,教育部各种教育类规范整治政策相继发布,今年丝毫没有放松的趋势,而且监管逐渐从国家层面向地方落实,宁夏、河北、浙江和广东等地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发布针对进校App管理政策。在这期间,部分有害App被关停,部分被下架整改,有些则主动转型求生。
近年来,随着大量资本、技术和人力逐渐投向教育产业,在线教育经过多年野蛮生长后迎来快速发展,竞争也随之白热化,为了抢夺校园里庞大的学生市场,一些公司不惜使用低劣的手段去吸引用户。
K12进校App乱象:游戏和色情内容引发最严监管
互动作业App是去年末整治校园App乱象当中的一例反面教材,并被央视新闻、南方都市报和环球网等众多主流媒体报道。
互动作业是一款面向K12阶段学生的作业类工具App,但互动作业似乎并不甘心只做一款教育产品。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8年初,南京一位家长反映为了分担辅导作业的压力,他为女儿下载了互动作业App。有一天他却发现女儿夜里躲在被子里看情色小说,该小说正是由互动作业App推荐,这让他既气愤又后悔。
随后这位南京家长的事例被媒体曝光,但互动作业App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后来很多家长相继表示他们在互动作业上发现了内藏大量网络游戏。
图片截自:央视新闻公众号
在互动作业App首页“课间”导航栏,可以看见“斗兽棋”、“爱微游”和“小互说”等娱乐内容。其中,“爱微游”栏目中拥有《传奇来了》、《大圣轮回》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近百款网络游戏,许多游戏无需下载点开即玩,为了引诱学生付费,栏目中还设有游戏礼包、积分商城,学生还可以在社区游戏圈里互动交流,与市面主流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基本一样。
据央视新闻报道,除了游戏之外,在互动作业App的官方微信公号“作业小互”中,还存在着大量不雅、性暗示的内容,其中含有“网恋”、“污”、“早恋”等文章被多次推送。
去年10月,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相继跟进报道互动作业App存在的违规问题,终于引起监管层面的注意。
去年10月2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网发文称,办公室部署北京市“扫黄打非”部门对“互动作业”App违法违规经营问题进行查处。
雷锋网截图自中国扫黄打非网
查处原因是该App存在大量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色情互动信息,并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网络出版服务等问题。
同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强调,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因为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相关互联网企业务必要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追求正当利益无可厚非,但唯利是图、漠视责任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去年10月26日上午11点,互动作业App停止运营,如今其官网已经显示“页面不存在”。
雷锋网也下载了多款学习类App,在某作业App的“学习圈”中依然发现了关于“打架”等字眼的内容。
雷锋网截图自某作业App
去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这个被外界称为“最严进校App禁令”让许多学校和公司开始自查。部分学校因为担心违规开始“一刀切”禁止学生和老师使用任何App,许多在线教育公司也纷纷采取自救措施,或主动下架整改或关停敏感内容或停止进校业务等等。
大学校园App乱象:强制安装、隐私保护成疑
面向K12阶段的学习类App因游戏和涉黄等被整治,面向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的校园App乱象也不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