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与齐向东“分家”,将在企业安全领域展开竞争
周鸿祎 图/本刊记者姜晓明
360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创始人周鸿祎、齐向东正式结束16年合作,此后将在企业安全领域展开竞争。
4月12日晚,360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对外转让所持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涉及股权22.5856%,交易金额为人民币37.31亿元。
奇安信成立于2014年,当时为360旗下控股的子公司,负责企业安全业务,主要为企业办公网络、企业互联网、企业生产网络提供安全保障,向客户提供有偿、定制化的安全产品及服务。原360总裁齐向东为第一大股东,也负责奇安信整体管理和规划。
股份转让后,360不仅将不再持股,而且不再授权奇安信使用其品牌、技术和数据。同时,360表示将进军toB企业安全业务领域,将通过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进一步落实。这意味着,未来360将与奇安信成为竞争对手。
360称,相关协议生效后,360公司将获得37亿元的转让资金,投资收益近30亿元,回笼资金将用于360公司“大安全”战略的拓展。
对于转让股权的主要原因,周鸿祎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称,是为谋求上市的奇安信解决独立性问题。而4月13日,齐向东也对外证实,奇安信预计登陆科创板。
齐向东
从并肩作战到渐行渐远
齐向东与周鸿祎共事多年,此前一直被看作360的二号人物。
两人合作共事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任职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齐向东,加入了周鸿祎创办的中文上网服务网站3721,担任总经理。
3721是第三代中文上网方式,用户无需记忆复杂的域名,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名字,就能直达企业网站或者找到企业、产品信息。该网站又被称作中国最早以及最大的流氓软件。
也是在2003年,3721以2.1亿美元被雅虎收购,并改名“雅虎助手”。收购完成后,周鸿祎加入雅虎中国并担任总裁,齐向东则为雅虎中国区副总裁。
2005年周鸿祎拿到一笔资金后,与齐向东共同创办奇虎360。打着网络安全旗号的360,其商业模式跟腾讯等其他互联网公司相似,通过免费提供安全产品+商业化变现的模式经营并获取收入,用安全软件给导航、搜索等业务导流,再通过广告获得收入。
那个时期互联网刚普及,互联网个人安全的市场需求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360,2011年决定去美国纽交所上市。彼时,周鸿祎和齐向东分别持有公司21.5%和12.43%的股份。
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中国股市一路涨红,2015年人人都在谈股票,没有突出产品的乐视和暴风科技在A股成为明星股:暴风科技的市盈率一度达到千倍,乐视的市值也在2015年5月涨到千亿。
当时战略新兴板也被提出,与A股主板要求实现盈利不一样,它为那些尚未盈利的大数据、信息安全等互联网公司提供了选择,也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了通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鸿祎认为360当时80亿美元的估值在美国股市是被低估了,决定退市回A股。
在其宣布退市的内部信中,周鸿祎强调2010-2015年,360营收利润一直在增长,而在美国股市并没有体现360的价值。
随后360发起私有化,在这个过程中,它计划拆出金融、桌面、手机业务和健康四大业务,仅留下搜索、安全等主体业务寻求上市。
周鸿祎与齐向东在业务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分,360的企业安全业务由齐向东负责,硬件、手机及搜索、个人安全业务归属于周鸿祎。也即是,周鸿祎控制的企业主要针对个人2C安全业务,齐向东则主要从事政企等2B安全业务,作为360企业安全集团,无偿使用360品牌。
但其实从私有化和分拆业务开始,齐向东便开始与周鸿祎渐行渐远。
2016年360完成私有化后,周鸿祎持股比例从17.3%升到了22.3%,而齐向东从8.1%下降到2.2%。2018年360完成A股借壳上市时,缺席敲钟仪式的齐向东持股仅剩下1.79%,也不再担任360高管。
而逐渐卖掉360股权的齐向东,将重心全部放在了企业安全业务上,加上个人出资10.67亿元,他获得奇安信41.25%的股权。
正面竞争
360方面在发给媒体的资料中表示,之所以转让股份,源于奇安信启动上市筹备工作,按照有关上市要求,拟上市公司应当具备独立性。
按照奇安信的规划,未来5-10年将成为纯粹的网络安全公司,而不是和包括搜索、直播、游戏、影视、互联网金融、手机、智能硬件等多种互联网业务的360品牌混淆在一起。
而企业端的业务对360来说又至是关重要的。回A股后的360,在推行大安全战略背后仍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