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滴滴,摩拜失败之后,腾讯亲自下场做出行
很多场外信息表示,腾讯很有可能会直接入场出行,这意味着它要和滴滴直面竞争,而它是滴滴股东之一。
这些年腾讯在出行上诸多尝试,并不算成功,即便腾讯在2018年第三季度把策略重点转向toB,在出行上的投资却越发激进起来,看起来甚至要亲自做C端。
1、亲自下场
很多场外信息都显示腾讯在实施一些出行上的规划,而且动作不小。
5月1日的媒体报道指,自2019年1月29日以来,腾讯接连申请了“腾讯出行”、“腾讯乘车卡”、“乘车快报”、“腾讯乘车码”、“腾讯打车”等多个商标。目前,上述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据腾讯出行商标信息显示,其服务范围主要涵盖“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可下载的手机应用软件”、“已录制的计算机程序”、 “网络管理用计算机软件”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等多项服务。
图:腾讯申请多个出行领域相关商标
与此同时,一个“腾讯出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已于2015年11月建立,不过该公众号至今未更新内容。并且,腾讯出行小程序已经在深圳、重庆、西安、杭州和广州等全国52家城市开通服务,主要给用户提供实时公交查询服务。
更切实的是,一系列公开消息显示,腾讯确实在拿钱入场:
3月22日,腾讯联合长安、一汽、东风、阿里和苏宁等众多传统车企及互联网企业,出资97.6亿元人民币共同设立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拟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并组建出行公司。
4月初,广汽集团宣布与腾讯和广州公交集团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移动出行项目平台公司。
4月16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与腾讯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双方将在共享出行领域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这个网约车项目尤其引人注意,最近信息指,天眼查数据显示,腾讯是通过CEO马化腾的控股公司南京网典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0%。广州祺宸经营范围涉及汽车租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等,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网约车项目。而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广汽集团移动出行项目组组长蒋华,此前广汽透露一款名为“如祺出行”的APP目前已经在内测阶段,预计在6月份上线。届时如祺出行将从粤港澳大湾区起步,逐步拓展周边的城市以及全国。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如祺出行很可能将是广汽与腾讯合力推出的移动出行项目,可以预计如果如祺出行发展顺利,腾讯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其投资。
而除了如祺这个项目,从参与者广州公交集团,以及微信公号、商标注册来看,腾讯这次计划打一套组合拳,从公共交通,到网约车全面覆盖。
实际上,如果从数据来看,腾讯在互联网巨头上是最有野心的,界面新闻最近发布一个数据报告,分析了阿里、腾讯、滴滴、小米科技等10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对汽车行业的跨界渗透情况,发现主要渗透形式包括投资、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等,渗透的细分领域包括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等等领域。
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几家公司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仅在2018年,融资事件数高达35件。
真正舍得砸钱的还是腾讯。这个报告显示,从2010年至今,10家公司对汽车行业公司做了了124笔投资,参与C至H轮和战略融资的比例最高,其中,腾讯对汽车领域的投资最多,达到55起,其次是阿里和滴滴,都超过20起。而相比阿里和滴滴相对比较注重网约车领域,腾讯则是“广撒网”模式,在网约车、新能源、电商、地图导航、媒体、金融等各个领域都有涉猎。
此次出手,看起来是直接与滴滴竞争,而滴滴和腾讯的关系早就敌友难辨。
2、并不成功的两次投资
腾讯在出行领域两笔最重要的投资就是滴滴和摩拜,但都不算成功。
时间驳回到2013年年初,马化腾到北京,主动联系了滴滴的程维。这件事让程维惊讶——他出身阿里,滴滴的天使轮投资人王刚也是阿里老兵,和马云私交甚好,从这个角度,滴滴算腾讯半个“对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