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百度、51岁的李彦宏和2岁的“All in AI”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句八百年前的宋词,因为“百度公司”的创立,第一次让古今关于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达到高度共鸣和契合。
1999年的冬天,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毅然辞掉高薪工作回国,翌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创办百度。此时,支撑他的除了作为资深信息检索技术专家、超链分析专利唯一持有人之外,当然还有对国内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巨大发展潜力的洞察,以及怀抱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百度接连完成了上市、业务构建、产品推出等一些列布局,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而这艘“巨轮”驶入2019年时,似乎风浪迭起,据5月17日凌晨发布的2019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财报显示,百度遭遇了自2005年上市以来首个季度亏损。
与这份财报同样令人惊骇的是,财报发布的当天,百度公司 CEO 李彦宏宣布,为百度效力14年的搜索业务高级副总裁向海龙即日宣布辞职,同时,百度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对于百度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人事变动和公司调整。
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搜索服务公司,百度正面临不断上涨的成本和经济大环境的挑战。
财报亏损背后,暗流涌动
据报告显示,百度第一财季营收241亿元人民币(约合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剔除分拆业务对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21%。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百度的净亏损为3.27亿元人民币(合4900万美元),而百度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为67亿元。百度核心的净收益为7.03亿元(合1.05亿美元),同比下降90%。根据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百度的净收益为9.67亿元人民币(合1.44亿美元),同比下降80%。
其实百度出现上市以来最差业绩早有迹象。上季度,百度就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一方面,百度处于搜索业务全面向移动端转型的阶段,采用以投入换增长的策略,在内容和营销投入上非常激进;另一方面,广告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百度的广告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向海龙辞去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职务,百度搜索公司战略转型的同时,副总裁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对此,向海龙回应称,系正常离职,未来将要创业与投资。尽管如此,在陆奇、张亚勤之后,向的离职不免也会让人产生联想。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有9个自然段的内部信中,前6段都是在梳理公司的现状,只有在第7段才提到了这次的人事更迭。而在正式宣布阶段,李彦宏先用了77个字介绍搜索公司战略转型,沈抖晋升。而至于向海龙,这份内部信对他的评价只有寥寥26字:“我们感谢海龙过去14年的陪伴和贡献,并祝他未来一切顺利。”——先感谢了陪伴,而不是贡献,这与张亚勤退休时的长篇回顾差别巨大。
另据百度内部人士说法,“如果业绩不达标,用户体验也没有好转,意味着要承担不小的责任”。
据资料显示,向海龙200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同年创建上海企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经过几年的发展,企浪成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网络营销机构,同时也是百度渠道体系中最有实力的代理商。终于在2005年,百度收购企浪后,向海龙正式加入百度。2007年1月,向海龙兼任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后,对北京分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激励制度、营销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此后他历任百度公司销售副总裁、百度商业运营体系副总裁、百度高级副总裁等职务。
早在2016年4月,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通过内部邮件宣布百度业务架构重组,宣布百度将成立“百度搜索公司”,向海龙出任新公司总裁,向李彦宏汇报。
而在2019年3月的内部财报信中,“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再次并入百度事业群组旗下,有些“降级”意味。其实,李彦宏的“求新求变”早已有所表现。
AI成为百度的突破口了吗?
与业务亏损、行业冲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彦宏特别强调了AI业务,公开信中更详细展现了其人工智能业务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如下:
小度智能音箱:只Q1一个季度的出货量就超越了2018年全年,2019年3月小度助手语音交互次数达到23.7亿次;
智能云:2018年下半年百度智能云IaaS和PaaS整体市场份额进入行业前五,成为2018年下半年头部厂商PaaS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内共有云服务商;
自动驾驶:Apollo道路测试里程去年仅北京一地就累计近14万公里,超出行业第二10倍以上,与长沙合作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即将上路。
喊了那么多年的“All in AI”,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持续发力好像也有些成效,但和投入不是很能成正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