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微博何处寻绿洲?

09-04 IT文章

邦哥推荐:社交应用又迎来巨头级玩家,微博上线绿洲APP公测,不难看出曾经独占了国内社交SNS赛道的微博,随着社交需求、交互介质的差异化以及变种细分,微博也急需作出改变以适应新的玩法。

来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ID:gtjaresearch)

作者:国泰君安传媒团队

9月2日,下班时间,微博上线绿洲APP公测。

无论微博自己是否愿意承认,所有怀着好奇心打开绿洲APP的用户,都难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进入绿洲的初始页面,来自“关注的人”的动态依次排列,与Instagram在页面排布如出一辙。

微博何处寻绿洲?

数据来源:绿洲APP、Instagram

而藏在搜索页面里面的,是基于推荐与11个类别进行聚合显示的图片信息流,这也是让许多网友直呼对标小红书的地方。

微博何处寻绿洲?

数据来源:绿洲APP、小红书

不过,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值得期待的新玩法,比如主页右上角的“水滴”

微博何处寻绿洲?

可以看到,未来绿洲将推出基于投票和打赏的优质内容推荐渠道,还将开放会员、商城、官方回购和可能类似于蚂蚁森林的“多肉”多种场景。

在APP之外,引人寻味的不止于此。

根据微博上个月发布未经审计的二季度财报,净营收同比增速滑落至 1%,而当季净利润同比降幅更达到26.9%。

这已是微博净营收增速连续放缓的第7个季度,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将其与抖音、小红书等新锐社交平台的崛起联系在一起。

严格意义上讲,仅仅基于页面交互设计就断言绿洲与其他平台对标并不公平,而国泰君安传媒团队上周发布的微博深度报告中,也将微博此刻的命门,定义在了其他地方。

不过无论如何,微博此时上线绿洲,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让慢慢沦为KOL单向发言的平台,重新焕发社交的光彩。

只是,更像是一个大杂烩的绿洲,真的能成为微博的白衣骑士吗?

微博何处寻绿洲?

微博不愿“微薄”

2009年的夏天,“微”这个字属于新浪和他的微博。

上线之初,微博就添加了@ 、私信、评论、转发功能,这些功能奠定了微博作为开放环境中的社交工具属性。

当时的新浪微博采用邀请明星和名人入驻,并进行实名认证,以名人效应拉动,实现早期用户的增长。

可能是有趣的灵魂实在难觅,早期的微博出现了普通用户与明星名人之间的单向互动,与今日的流量集中态势十分相似,只是量级完全不同。

为了增强普通用户之间的关联,2012年9月,新浪微博PC端出现“密友”分组,正式宣布微博进入私密社交领域。

同时信息流还全面嵌入了“赞”按钮,在转发分享、评论、收藏之外,丰富了用户间的互动方式。

2013年4月,新浪正式宣布新浪微博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博流量变现的故事,序章开始。

一年后,微博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但上市非上岸,微博在彼时受到微信的极大威胁,在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用户增长速度不断下降,股价也跌跌不休。

微博的第二春源于战略上的自我革命。

从2015年开始,微博将渠道下沉作为主要任务,下沉举措包括三个方面:

  • 内容领域的下沉: 社交媒体平台下沉到垂直细分领域;

  • 整体用户结构的下沉 :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三四线;

  • 头部用户的下沉: 名人大V沉到中小V和自媒体。

  • 这一套打法直到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今日头条携抖音、火山、西瓜视频等入局后,方才开始慢慢失效。

    可以说,微博的十年发展史,就是一段不断优化功能性结构,应对来自不同赛道产品竞争的历史。

    而它极强的用户使用习惯和始终靠前的使用时长,也证明了他的生命力依旧旺盛。

    ▼ 微博在2019年用户月总使用时长

    同比增长排名第四

    微博何处寻绿洲?

    数据来源:QuestMobile,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这一生命力,就来自于微博蝶变中始终不变的内核

    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基于这一内核,微博逐渐成长为一个以粉丝与兴趣聚合为核心的,具有广场媒体属性的社交应用。

    通过开放的关系链和去中心化的社交关系,微博构建了大众和现场之间的连接,实现脱媒化信息传播过程。

    这种独一无二的内容壁垒成为了微博的竞争优势。

    只是,与小红书等平台天生为电商而量身打造不同,微博的内容如何变现,始终是这家公司苦苦思索的问题。

    微博何处寻绿洲?

    掘地求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