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照常升起
文 | 常垒资本(ID:conswall_cap),作者 | 阿矛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仍然热爱它。
—罗曼罗兰《米开朗基罗传》
过去十年,即使站在未来任何一个时间点回头看,都称得上是中国风险投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缩影。
VC(风险投资)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从快速成长到井喷式爆发,在巅峰时期的2015年,多家基金管理人在新三板相继完成了资产证券化,顺利融到了不少钱;股权融到的钱是极其稀缺的,因为它没有时间的约束。
不过从2018年起,这个行业开始急转直下,伴随的是从业人员的不断净流出以及三方财富的不断爆雷。
我们看到,大量的资金和优质资产都在向少数头部VC机构聚拢,大部分中小基金管理人因为后续募资的问题纷纷转型离场,VC行业进入重新洗牌阶段。
当雪崩到来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金融投资的本质就是两个核心要素的不断循环,它们分别是资金和资产。
一个完整的风险投资闭环包含四个环节:募、投、管、退;其中,募资和退出涉及到资金,投资研究和投后管理则影响到资产。
从进入金融投资领域的第一天起,你辛苦付出的努力都是围绕着资产和资金展开的,资金和资产就像是天平的两端,无论你掌控了哪一端的主动权,都可以一招鲜吃遍天。
如果你能影响一众资金,那么你就有机会看到最优质的资产;同样如果你能够把控一批优质资产,自然会有资金慕名而来。
资金和资产任何一端的有效把控,都是你日后职业生涯攀升和延续的谈判筹码,堪称投资界的“续命神药”。
但很可惜,许多人直到自己离开VC这个行业还没有明白资金和资产的奥秘,这就是金融界的残酷现实。
正因如此,风险投资的成功注定只属于极少数人。
01 扎根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
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一页纸极简的募资Teaser
在今天如果一个基金管理人(GP)无法用一页纸让基金的投资人(LP)找到你的亮点,那么LP大抵也不会有兴趣读完你募资计划书的剩余部分。
如果说今天哪个行业创业最难,风险投资无疑首当其冲。
募资是这个行业面临的最大考验。
对于那些在VC领域创业的团队来说,第一支基金的募资显得尤为艰难。
VC的商业模式与其它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是为投资人提供一种看得见的产品或者服务,而是要让它的投资人相信一件事:
未来我可以帮助你们赚钱;
而LP决定出资与否,只能依赖基金管理人过往的部分业绩和行为,这对LP的决策是一项巨大的挑战,LP的很多决策是依赖想象和信仰来完成的。
对募资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回顾我们之前的原创《谁是中国资本之王? 》
幸好绝大多数人进入风险投资这个领域,都是迈过募资这个环节而直接进入投资环节。
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已经帮新人过滤掉了尾部的基金管理人,因而在今天这个市场上还能够不断招人的GP(基金管理人),一定是有持续募资能力的。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过去是FA帮助投资人过滤项目,现在是FA帮助项目过滤投资人,因为很多基金真的没钱了。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进入风险投资这个领域,是从募资开始的;这是他过往连续扎根多年的结果,如今时机成熟开始人脉变现了。创而优则募,募而优则投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一种趋势。
所以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能够有幸从事风险投资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因为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是没有机会进行风险投资的;作为创始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信任积累是募集不到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作为打工者,如果你没有足够优秀,很难找到一个匹配的风险投资岗位。
回顾过往,每一个风险投资人都曾有过一段扎根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他们忙碌而充实;扎根的时光少则二、三年,多则七、八年。但并不是每个扎根的投资人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独角兽,这其中的差别一部分来自于机遇,一部分来自于认知。
扎根的时长一旦超过每个人承受的临界点,大部分投资人都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
现实总是残酷的。
02 参与感
据说在一级股权市场上,业余的投资人在传颂独角兽,专业的投资人在接近独角兽,顶级的投资人在参与独角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