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发这么多“小”卫星?
天仪研究院第8次太空任务徽章
文|杨峰,天仪研究院CEO 航天领域创业者
前天早上,我们完成了天仪研究院成立三年多来的第8次发射,第14颗卫星。
目前,潇湘一号07星已收到遥测,星上两级折叠帆板正常展开,进入稳定工作模式。已完成平台部件与通信链路确认,表现优异。
“快”一直是天仪特色的标签之一,这种发展速度令很多国际同行都感到惊叹,我们希望这种靠速度为特色的天仪模式,能够成为航天圈内的一种新模式,能够为中国航天提供有力的补充。
在这种速度和频率下,发射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如果没什么必要的事情,我们不会在发射场留人,因为这样人力成本不合算。
发射成功我们挺高兴的,我们这代卫星人,希望像造汽车、造计算机一样造卫星,以后要把几千颗几万颗卫星送上天,就像你把第一辆解放牌卡车送下生产线你可以热泪盈眶,你现在还天天造一台车就热泪盈眶,你就会脱水了。
另外,其实发射成功只是火箭的热闹,对于卫星来说,收到卫星在轨遥测数据只是怀胎十月后的婴儿第一声啼哭,后面的糟心的事才刚刚开始(这个为人父母的应该都能有体会)。同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对于卫星公司的“折磨”才刚刚开始。
潇湘一号07星的一个彩蛋
潇湘一号07星的徽章里面有一个英文单词——ZERGLING。ZERGLING是天仪新卫星平台的英文名称,这是继18年10月发射的第一颗试验星之后的第二次在轨验证,具体的说明在8月31日的新闻稿里有(天仪研究院第14星发射成功!发射数量继续领跑中国民营航天)。
天仪研究院潇湘一号07星卫星任务徽章
为什么我要用这样一个名字。其实ZERGLING是20年前特别经典的游戏星际争霸中,虫族的最基础兵种。我们回想一下当年的游戏场景:
场景一:选人族,对手7家电脑。输入"show me the money",堵住坡道,修地堡架起坦克。憋在家里升级科技,直到造出一堆大舰再出去一家家的去收拾。
场景二:选人族,对手是虫族玩家。习惯性的开始堵坡道,然后被对手速狗rush,游戏结束。
Zergling就是rush战术中的狗。同学们还记得小狗源源不断的感觉吗?就算挺住了第一波,还有下一波,挺住了下一波,还有三波。等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堵住了门口,对方飞龙就来了。别说大舰了,坦克你都出不来,你还记得这种绝望的感觉吗?
就算你主角光环附体,真的憋出了艘大舰,出门一看全天下的矿都被虫族占领了。
天仪的新卫星平台ZERGLING在去年10月份第一次在轨验证后,做了大量的升级,现在是第二次在轨验证。另外我们还注册了一个商标叫做Mutalisk,这么解释一下之后,您听懂了吗?
创新与质疑
这次潇湘一号07星的发射,标志着天仪开始进入百公斤级的卫星市场,同时我们正在研制一颗150公斤的卫星,今年年底具备发射状态。
很多朋友可能会奇怪,杨峰你不是一直是鼓吹小卫星的吗,怎么也开始干更大的卫星了呢? 我的确是小卫星的鼓吹者,而且未来也一直会是。而且我希望同样指标的卫星,干的越小越好,我恨不得能把原来一吨的卫星,用10公斤做出来,只可惜短时间没法技术跨越那么大。
我们现在一直在把平台的能力做到极致,不过暂时载荷还不能做得太小,所以我们只能把整星做大一点。我们现在在做的150公斤的星,也是在原来500公斤以上的方案上优化下来的,而且未来还会越做越小。
这个思路和传统的思路不太一样,我也没想要一样。既然我们想要成为中国航天的有力补充,那么自然需要用很多和原来不一样的方式来创新。在任何行业的创新一定会产生质疑,就像我们这个行业最成功的公司SpaceX就是在近20年无限质疑下成长起来的,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我把各种常见的不理解和质疑,整理成一个FAQ,供大家参考:
1、“立方星(cubesat)能力弱寿命短,真正的有商业价值的卫星都至少是50公斤以上的,这才有价值。”
这种质疑挺无奈的,无奈cubesat为航天做了如此多的贡献,促进了航天这么多的进步,已经成为现在国际商业市场的主流产品,已经进入国际顶级会议的主流声音,已经跑出来几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NASA的cubesat都已经去火星了,现在都9012年了,还有这样的声音,无奈。
(1)先说说cubesat的第一个误区,不靠谱,寿命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