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空调行业口水战:奥克斯与格力之争的背后是创新与传统之争
我常跟人说,如果百年之后有人对中国商界企业所打出的行业论战进行分类归档的话,十分之一的会被选入商学院素材,而90%的将会被放进没品的笑话百科。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口水战、公关战等都是现代商业的题中之意,既不需要避讳也没有什么可怕之处。只是有些缺乏实打实的依据和逻辑的舆论战所带来的风波就很可怕。这是因为对于有些市场来说,一些个别的案例却能掀起蝴蝶效应,让整个行业陷入踟躇的泥潭之中。
近期,空调行业就出现了这样的案例。8月30日晚,奥克斯家电事业部总裁冷泠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喊话友商高管,并表示将于9月1日公布友商空调能效不合格的拆解视频。
作为中国空调出口的前三甲企业,奥克斯的此举意味着什么?他与友商之间的恩怨又是什么?中国商界江湖的恩怨究竟几时休?
【空调三甲之一的奥克斯被举报的前因后果】
首先说明,我无意玩什么八卦也无意去踩低一家捧高一家。我只是想用一些简单的事实与逻辑去分析一些简单的事情,帮助围观群众去理解中国商界的江湖。
基于中国互联网是个热爱断章取义的地方,所以当我们去厘清事实的同时需要仔细梳理此次口水战的前因后果。
第一轮:
6月10日下午,友商在其官方微博中发布《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随后奥克斯对该举报内容发表否认声明,并报案;当天晚间,友商再次发声,并给出四川电子检验所的检测报告。
6月11日,四川电子检验所回应对友商所送检样品检测结果负责,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友商举报奥克斯事件;6月12日,奥克斯空调回应此前友商提出的能效质疑,并出具了奥克斯空调被“举报”涉及的8个产品的能效标识备案证明;6月12日,友商再次发布公告,称将继续通过各类渠道不限量购买奥克斯空调进行检测。至此,奥克斯与格力的首轮空调大战告一段落。
第二轮:
8月28日,友商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对奥克斯空调事件做出回应,并直指奥克斯的产品是“违法产品”,奥克斯存在着“道德问题”。随后便是奥克斯方面的喊话,并做出两点补充。第一个是,奥克斯在沙特努力尝试以中国自有品牌"AUX"开拓市场,而友商则以品牌捆绑的方式销售;第二个则是海外市场中,友商与奥克斯价差约29美元,大概200人民币。换句话说,友商在国内卖得较贵。
以上便是二者之间的口水纷争。但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轰轰烈烈口水仗的背景是发生于“618”大促期间,此时的举报和口水反而让奥克斯的线上销量猛增。与之对应的是,在进入开学季的秋天,奥克斯才选择对友商进行强势回应。由此可看出,奥克斯的格局是克制与理性,而不是纯粹的夹挟民意所带来的无意义之争。
【空调市场迎来大变局,赢得消费者才是王道】
看了以上事实,我只想说,奥克斯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进入2019年,整个市场都陷入了存量市场之中,这其中如何破局成了当下的首要课题。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在空调市场,最好的改变就是由新零售电商的趋势所带来的。
这是因为,新零售能够对一般贸易模式进行取代、对传统线下渠道和代理商进行取代,让企业拥有充足的预算去做营销,最重要的是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再者,互联网中的数据沉淀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了解用户,这种数据更是深入到整个销售链路中实现从劳动型驱动到智慧型驱动。
以奥克斯为例,通过采用“互联网直卖模式”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奥克斯搭上了新零售的顺风车,从厂家直供到终端,去除层层代理加价,让用户享受到送装一体、销服一体的便捷高效服务。
在公开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同规格的产品,友商要比奥克斯贵将近一千元,这一千元刚好是由奥克斯创新模式“互联网直卖”为消费者省下来的。即使在被友商捅刀的情况下,618大促期间奥克斯的互联网销量仍然稳居第一。
除了互联网直卖模式外,奥克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公开信显示,奥克斯与近日在泰国投资的15亿生产基地正式结项,这也是奥克斯继日本研发中心后的又一里程碑。预计在未来还将继续搭建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的新互联网模式,前景十分可观。
要我说,奥克斯与友商之争,归根结底还是性价比优势与创新销售模式之争。正是如此,友商才会如此紧张奥克斯的发展。
【少说话多做事,奥克斯以实际行动改进和升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