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组局,建设战略投资生态
文 | 接招(ID:itakethat)翟文婷
战略投资已是互联网大小巨头的标配。除核心业务外,这最能体现成熟公司对未来增长点的想法和做法。
蚂蚁金服不是布局最早,也不是发力最猛的,但却是想得最清楚,行动最彻底。
如果仅从数量来说,蚂蚁金服投资的项目已经从2016年初的20个左右增长到现在的超过百个。
但投出多少项目,花出去多少钱,或拿回来多少回报,都不足以体现蚂蚁战投的成就。
以资本为连接形成合作生态,被投公司获利,蚂蚁主航道日渐强壮,甚至碰撞出新机会,这是蚂蚁战略投资承担的核心使命。
而在流量见顶、资本市场趋缓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出于“抱大腿”心态,还是长期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意识到战略投资的重要性。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在接受「接招」采访时说,当年饿了么从淘宝、支付宝每天获得免费新用户几十万,这种转化力度对任何一家创业公司都意义重大。而从历史数据来看,很多VC大比例的退出渠道也是来自蚂蚁和阿里。
成功在于业务匹配
对于蚂蚁而言,一笔钱投下去,这个案子成功与否,财务指标只是基础,能否给行业带来变化,业务层面能否产生联动才是关键。
蚂蚁曾考虑投资一个超级独角兽公司,内部讨论很长时间,最后决定放弃。因为在那个阶段,投与不投,对蚂蚁的战略价值没有区别。
但蚂蚁并不一定寻求大比例持股或并购,相反,他们大部分投资项目占比在10%-15%。
友宝在2018年底接受了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总裁陈昆嵘接受「接招」采访的那天,尾款到账,公司内部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团队都期待拿到这笔资金加速扩张。
除自助饮料售货机,友宝旗下还有迷你KTV友唱、自助咖啡机等业务条线。生活消费场景是蚂蚁投资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占比超过70%。
对友宝而言,支付手段的演进也关乎自助售卖方式在消费人群中的渗透。从最早的现金支付到后来的扫码、声波付、刷脸付,每次支付方式的变革,都能提升用户体验。
但仅仅基于支付合作是不够的。支付宝的会员体系、芝麻信用分,以及大客户资源、BD能力,这是友宝迫切需要的。
两家公司后续合作研发了智能货柜。支付宝负责刷脸付和图像识别技术,友宝自带商品供应链优势,今年5月这个项目启动至今,已经铺出去1万台。陈昆嵘说,如果没有跟蚂蚁的资本连接,这款产品不会面世。
友宝不是借蚂蚁生态成长的孤例。
青团社,一家做大学生兼职招聘的平台,2018年拿到蚂蚁投资。2017年,平台日订单量在3000左右,现在这个数字是45万,两年间增长了150倍,新增用户很大程度上来自支付宝。
如果你在支付宝里搜索“兼职”二字,指向的结果就是青团社的产品,每天产生的新增用户数,是其他渠道的三倍。
如果你是接入支付宝收款的商家,“店员通”入口招聘合作商,也是由青团社提供服务,入驻以来,每个月为青团社带来的客户数量是它过去一年的8成以上。
这些数字是创始人邓建波没有预想到的。
流量只是接入蚂蚁生态后的其中一个正向反馈。更重要的是,芝麻信用分帮助他们解决了兼职招聘的行业顽疾。
兼职招聘的特点是,今天招聘明天可能就上岗,个人和商户的信用体系都很重要。借助支付宝平台完成风控审核。他们可以很有底气地宣称,如果有违约情况,平台100%赔付。
前提是战略互补
不论是在阿里还是蚂蚁,十多年来,没有人跟纪纲要求过资本回报率,团队也没有这样的KPI。
“合作生态一旦建立,双方通过各自业务获利,这比投资回报比更重要。”纪纲对「接招」说。
他把投钱比作两人结婚时给的彩礼,有助于增强双方的信心,但关键还是靠婚后生活的经营。
朱超是蚂蚁的投后管理负责人,他告诉「接招」,蚂蚁从2015年就提出加强投后管理,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态体系。所谓战略投资,就是大家各取所需,在彼此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起对双方都有利的业务合作。这种合作不是以蚂蚁为中心,而是公司之间也有协同效应,形成网状结构。
国内实力很强的一家3D摄像头生产商奥比中光,给蚂蚁金服单独开放了一轮融资。创始人黄源浩的考虑是,奥比能够以技术提供商的身份为新零售提供支持,他们有产品和技术,但是需要拓展渠道与销售,需要场景落地的合作伙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