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矿机生产商的自述:我为什么跨界去做AI芯片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秋 十几斤重的“矿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响起让人难以忍受的单调低沉的轰鸣声,就是这样一台用于赚取比特币的电脑,一直以来吸引了无数“挖矿者”的目光,新矿机价格的居高不下,让“暴利”一词一直烙印在矿机领域,在2012年底,就开始当上矿机生产商的张楠赓也享受到了创业的第一波金。
矿机行业也不是一帆风顺,这几年它随着比特币的浮沉而风雨多变。
6年后的2018年,作为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嘉楠科技”)CEO的张楠赓,虽未彻底放弃喧嚣过后趋于理性的矿机领域,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二次创业”做AI芯片上,这是一个新的充满机会的领域,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曾用“无产业不AI,无应用不AI,无芯片不AI”这样的话来描述人工智能的火热程度。
2018年9月,张楠赓的公司发布第一款AI芯片,今年春节期间他又调整了主要的大方向,不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也提供算法,芯片也卖,模块也卖,甚至还成立了产品组。
虽然现在其芯片公司处于量产出货状态,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整个推广过程是曲折的,张楠赓也有了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选择从矿机到AI芯片领域掘金,业界声音并不特别乐观,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从矿机芯片到AI芯片,在设计基础方面会有一些相似点,但发展下去也并非易事,独立IT分析师唐欣表示,AI芯片看重的是具体应用场景下的AI,这些都跟挖矿差别较大。
矿机的沉浮
1983年生人的张楠赓,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在航天科工集团工作了几年,后来回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博士,平日里习惯素人装扮,外界给他的评价标签大多是“理工男”的形象,在与其共事的人眼中,他是一位行色匆匆,做决策很快的人。
张楠赓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是在2011年左右,当时的他认真钻研了一个晚上,就对它产生了兴趣,当时比特币有很多信徒,他起初觉得比特币有5%的可能性来改变世界,直到2015年,区块链概念开始变得普及,心中的这个概率上升至15%。
“公司从创业到做了正规化模式以及融资,2015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今天我觉得已不再需要讨论区块链或比特币的生死问题。无论是区块链,还是数字货币,它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不会再消失了。”张楠赓说。
回忆起2011年的早期市场时,张楠赓的嘴角露出微笑称,“这个时期是特别美好的,美好到什么程度,当时做矿机供应商,比如说在论坛发帖子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做某个东西,多少钱,有需要就站内私信或者邮件联系,就是这么简单。”
“我也曾收过论坛上的订单,那人说我要买多少台机器,我说我没有钱,那人说没事,直接打给你比特币,然后我把它换成法币去备料,弄好机器后发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间一个催货的邮件都没有,人与人之间信任到这种程度。”张楠赓说。
张楠赓看到,不久后这个领域开始变得混乱,直到2017年,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在中国被取缔,然后IFO(首次分叉发行)概念出现,今年是IEO(以交易为核心发行货币)概念盛行。
在张楠赓创立公司后,他觉得自己并未受这些混乱事情的影响,“我公司的定位是,一个做技术的公司,ASIC(一种专门为某种特定用途设计的集成电路)就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在矿机市场专注于加密业的ASIC领域,比特大陆、嘉楠、亿邦国际和比特微是做的比较好的几家企业。
相对之前喧嚣的币圈、链圈,产业链上游的矿机生产商是一个神秘的圈子,外界对其知之甚少。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说,这确实是一个用技术换现金的“暴利”行业,但是它整体的市场就那么大,公司做的再大份额也是有限的,矿工人数也有限。受制于芯片的制造,矿机生产商的产能不足,到了旺季的时候,有大量的购买需求,但是供应不了。
记者日前搜索这些矿机生厂商的网站,如果想要买到新的矿机,显示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在和矿机生产商的销售打交道时了解到,他们产量确实很低,销售方面也根本不需要自己努力,甚至矿机生产商可以不需要自己去建立销售团队、销售渠道,会有一些主动贴上来的经销商,只要他们把想要卖的价格给到经销商就可以。
“即使头部的企业也有很多杂七杂八的经销商,他们靠这些经销商往外推,另外他们直接对接的是大单生意,可能接一单就占到他们整体产量的50%以上。”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