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09-08 IT文章

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文 | 吴怼怼

2019年的夏天,数字音乐行业重回舆论焦点。

刚满六周岁的网易云音乐风头正劲。9月6日,网易云音乐宣布获阿里巴巴、云锋基金等共计7 亿美元融资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而上个月,网易云音乐才刚全新推出云村社区板块,并宣布用户数突破8亿,Q2付费有效会员数同比大涨135%。

稍早一些,腾讯音乐在反垄断是非漩涡中,交出了Q2的财报成绩单,其中,直播和在线K歌所在的社交娱乐版块占超7成收入。

事实上,从1999年九天音乐网、中文音乐星空等国内最早一批数字音乐网站上线开始算起,数字音乐在中国已走过20年,而资本的关注,巨头的更迭,一起推动着这场音乐行业的演进,故事还在继续……

01

网络神曲迎来“高光时刻”

2002年,百度推出MP3搜索功能,前一年,百度搜索刚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使用。

听数字音乐在互联网初期可不是件容易事,而百度MP3搜索下载一气呵成,不仅为网民找歌指了条“捷径”,也为自己的搜索业务带来庞大的用户群。PMCAFF报告显示,彼时百度MP3日均下载单曲数量1000-1500万次,使百度很快超越Google成为中国人首选的搜索引擎。

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百度MP3)

2003年,千千静听上线,名字来源于开发者郑南岭最喜欢的《千千阙歌》,主打MP3播放。

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千千静听)

同年,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彩铃业务,为数字音乐消费模式提供了单曲的新形式。只要有一首歌曲在网络走红,歌手就能通过彩铃下载获得大量收益。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香香的《猪之歌》等“神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横空出世。2005年,杨臣刚登上春晚,成为首位上春晚的网络歌手,开启了网络神曲的“高光时刻”,此前由传统唱片公司把持音乐宣发体系开始向ISP及移动运营商等倾斜。

与此同时,PC音乐客户端也进入萌芽阶段,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相继上线,千千静听被百度收入麾下。巧的是,这些音乐客户端的推出,与百度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1998年,酷狗创始人谢振宇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2001年创办专注音乐搜索的搜刮网。相传,百度曾经考虑收购搜刮网,但最终因成本与收购价格没谈拢,自行发展MP3业务。

百度MP3的扩张,也迫使谢振宇把目光放到音乐搜索的下游市场:音乐下载与收听的客户端市场。2004年,主打P2P共享的酷狗音乐上线,用户在资源下载的同时也把资源同时传到网络,方便用户间共享。

同时入场的还有“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的雷鸣。2005年,雷鸣从斯坦福学成归国,与同学怀奇共同创办酷我音乐,同样主打P2P共享。雷鸣曾是北大计算机系的风云人物,2000年大学毕业时,雷鸣在李彦宏的说服下加入百度,负责搜索引擎的设计和实现工作,而这三年也正是百度MP3狂飙猛进的高潮期。

同年,QQ音乐正式上线。

2006年,百度以超千万的价格收购千千静听,完成从搜索下载到播放的闭环,风光一时无二。艾瑞《2007年中国在线音乐研究报告》显示,百度MP3是用户最经常使用的在线音乐搜索引擎,占比高达87.3%,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王者。

02

盗版丛生的“华语乐坛黄金十年”

数字音乐、手机彩铃、音乐客户端、MP3,这些新鲜事物在21世纪初相继出现,为音乐带来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周杰伦、S.H.E、蔡依林、张韶涵、林俊杰的音乐被我们存入音乐客户端和MP3中反复收听,成就了“华语乐坛的黄金十年”。

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而这十年,也是中国音乐市场的低迷期,盗版音乐横行对唱片行业造成近乎毁灭性打击。据IFPT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起,中国录制音乐市场无论是总价值还是世界排名,都在一路狂跌,直到2011年才开始有所回升。资深音乐人宋柯一句“唱片已死”的哀叹,成为当年唱片公司惨淡经营的最佳注脚。

深受其害的唱片公司开始对音乐网站施加压力。以百度为例,2005年前后,百度收到环球、索尼、华纳、百代等至少8家唱片公司的版权诉讼。为避免对上市造成影响,百度在与唱片公司谈判的同时,开始降低MP3在收入和流量占比。在正望咨询的一份报告中,2009年百度在音乐搜索的市场份额已经减少到4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