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拟出台“40集”限集令,新剧“掐水分”时代即将到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一点剧读,作者丨红豆
“限古令”的紧迫感虽然被《九州缥缈录》《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等古装剧的陆续上线冲淡,但关于对影视行业的乱象整肃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9月6日,财新网发出消息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研究国产剧“注水”问题的相关措施,并向行业征求意见,拟规定剧集集数上限为40集。
杜绝“注水剧”早已成为各方人士密切关注的难题,广电总局备案公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为39.7集,同比平均每部减少5集。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显示,72%的变更电视剧集数出现减少,例如《大明风华》从70集变为62集,《长安诺》从68集变为61集,《弹孔》从49集变更为39集,《一路繁花香正浓》从40集变为36集。
本次“限集令”的提出,更是继“限薪令”“限古令”之后引发网友对于国产剧的新一轮热烈讨论。
今日,#电视剧规定集数是否合理#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网友对“限集令”众说纷纭,从目前的舆论导向来看,“好剧百集都嫌少,烂剧三集都嫌多”“注水剧真的应该好好管管”等言论获得大量支持,“注水剧”带来的乌烟瘴气早已使观众感到强烈不满。
虽然目前这一举措只是在研究中,但国产剧“注水”人人喊打,相应政策一触即发,而将剧集数量限制在40集以下的方式,是否真的能使这一不良现象斩草除根?
“注水”剧大行其道,
40集体量难上加难?
如今,在国产剧中“注水”早已不是新鲜事,所谓的“注水”是指国产剧在原来的体量基础上再“抻”长,例如,40集的剧可以通过多种“注水”手段变成50集,甚至60集也不在话下。可以说,只有观众想不到的“长”,没有剧集注不了的水。
另外,“长”几乎也成为了国产剧的标配,在今年播出的剧中,40集以下体量的剧寥寥无几,刚收官的《小欢喜》《加油,你是最棒的》分别为49集和45集,热门网剧《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分别为50集和48集,更有甚者,《九州缥缈录》为56集,《宸汐缘》为60集。即便是体量向40集靠拢的《亲爱的,热爱的》,在笼络一众“上头”观众的同时,也难逃“注水”的嫌疑,究其原因,一是故事节奏缓慢,二是情节拖沓冗长。
这两点,也是“注水剧”的通病,为了将剧集变得更长,很多剧在原本的故事主线上加了更多的支线,使故事情节扩大,或将原有的剧情和镜头重复使用,打造“回忆”感,更有一些电视剧“注水”严重,在结局再玩出花样,一集分两天播出、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播出......
近两年,多部电视剧因“注水”,将配角戏份加重,甚至超越主角,导致主次不分,男女主角的戏份只出现在预告中。从2016年的《夏至未至》,到去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再到今年的《烈火军校》,都出现了配角戏份增大导致观众不满的现象。
“注水”剧带来的弊端,除了本身质量下降,使得故事逻辑混乱、没有“干货”之外,更导致了剧外观众的大规模嘴炮互黑,《香蜜沉沉烬如霜》播出后,由于部分观众认为男二号润玉戏份过多,而去其扮演者罗云熙的微博评论下进行网络暴力。
与“注水”相应的,是观众逐渐转变的观看模式,在网播平台中,为使观众看剧更加清爽,出现了多倍速、分段cut等设定,不仅可以有不同倍速的选择,还有单人剪辑、故事线剪辑,不需要观看全剧,只看剧集的精华部分、高光时刻即可。
从目前来看,长剧集也正在消耗观众的耐心,这也促进了短剧、迷你剧等微体量剧集的崛起。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当下,“注水”除了降低国产剧本身的质量,当剧集越来越长,观众不得不选择性观看,甚至习惯快进,这不利于剧集的创作。
在本次“限集令”的呼吁中,也有观众回顾起以往的经典剧集,例如承包了每年暑假的《还珠格格》系列第一部只有24集,央视版《西游记》为25集,《仙剑奇侠传》第一部与第三部均不超过四十集。其中呼声最高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剧情内容涵盖打仗、婚姻、宅斗、宫廷等元素,却只有短短二十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