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赚不来快钱的下沉市场,在线教育该怎么玩?

09-10 IT文章

赚不来快钱的下沉市场,在线教育该怎么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王新喜

从2014年前后在线教育创业潮兴起,发展到目前,已经发展了有5年时间。5年时间过去,一二线市场逐渐饱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观研天下预测,预计到2020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要达到3150亿元。

赚不来快钱的下沉市场,在线教育该怎么玩?

据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显示,K12在线用户规模呈现递增态势。2016年至2018年的K12在线用户规模分别达到532.7万人、749.7万人、968.9万人。

赚不来快钱的下沉市场,在线教育该怎么玩?

随着一二线饱和,众多玩家也开始打起了下沉市场的主意。新东方、作业帮、好未来等教育机构都已经纷纷布局下沉市场。尤其是新东方,据数据显示,仅2018财年,新东方在线扩大了近一倍的城市市场。

教育要下沉,大概有几点原因

其一,教育是服务业,服务业不能只服务一二线,而是要服务全国,下沉市场的智能手机用户基本普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也有业内人士谈到了,电商与教育都是服务业,教育要学电商去三四线城市“抢人”。

其二,在线教育类公司多数是资本催熟的,资本天然逐利,天然追逐新的增长。很显然,在线教育覆盖三四线城市用户来获得收入,这需要资金弹药的支持。但从2019年上半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资本转寒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共发生了167起投融资事件,除去未披露的金额部分,共计总额92.91亿元。相比2018年上半年342起数额,缩水了近一半的数量。

根据黑板洞察的数据显示,K12领域依然是教育类投资密集的绝对主流。从目前来看,在线教育要获得逐步变得理性的资本青睐,就必须在做出新的增长点,这要求在线教育类公司不往下沉市场走。

海风教育CEO郑文丞曾经谈到,一线城市教育机构密集度高,优质师资饱和度高,各家挤在一起,容易开打价格战;而二三四线城市,有消费支付能力,却没有与之对应的教育资源,在线教育已经具备市场适应能力,在二三四线城市能够找到自身的定位。

在去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一篇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推送后引发了大量转发,文章中的这块屏幕所改变的命运,指的是一些教育薄弱学校收看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和成都七中的学生们一起上课、考试。许多人感动的落泪,但随即也引发了大量争议。

赚不来快钱的下沉市场,在线教育该怎么玩?

许多人质疑这只是一场卖产品赚钱的资本游戏,没有线下的良好配合,远程教育对大部分的效果会大打扣折。

客观来看,在线教育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抹平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鸿沟,这的确将有助于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

目前来看,下沉市场的在线教育用户习惯尚处于培育阶段,传统教育处于绝对主流地位,但下沉市场的潜在需求非常大。曾经有知名大学的报告显示,在其调研的在线教育用户中,三四线城市使用总时间最高,其次为二线城市、特大城市和非城市。可以知道,三四线反而更期待通过在线教育来改变命运。

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部分聚集在一二线。有数据显示 ,截止2017年,我国一二线城市共有小初高在校生4359.7万人,而在更广大的三线以下地级市有1.2亿小初高在校生,它们渴望更好的教育资源。数据显示,在小学阶段,城乡间差异鸿沟就已经体现,乡村小学的专任教师中37%是大学本科毕业,镇区小学的这一比例为66%。

正因为师资力量的不平衡,随着在线教育机构规模化扩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家长开始盯紧在线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发展报告》里的数据显示,我国二三线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增加近6倍,支出里面的30%甚至更多也都是花在了教育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孩子可以通过选择在线教育来争取优质的“网上老师”资源,可以借助K12在线一对一等方式直接与一线城市的优质师资建立连接关系,实现孩子的学习水平快速提升。

下沉的难点

三四线下沉市场蓬勃的需求对于在线教育玩家来说,是一个利好,一方面,当前全国范围内K12适龄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伴随着各种屏幕、各种电子设备长大,在用户习惯的适应性不会存在大的难题。但是在线教育在下沉市场该如何破局?目前没有明晰的答案,在有些业内人士看来,因为市场教育尚不够成熟,可以启动前期「先免费,后付费」的模式——即先让用户尝到课程质量和客户体验的甜头,通过免费收割一批用户,后期再通过付费模式筛选优质与忠诚用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