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无视企业信息化场景差异,RPA或成人工智能落地最佳方式

09-12 IT文章

无视企业信息化场景差异,RPA或成人工智能落地最佳方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王吉伟

AI换脸APP“ZAO”让全民谈“刷脸”色变,微软小冰已经能够作诗写歌画画,张学友演唱会上的人脸识别摄像头抓住了多名罪犯,你在家只需喊一声“睡觉”全屋电器就会瞬间停工。这些场景,让大家感觉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

但事实上,人工智能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一段距离,短期内人工智能尚难以真正落地。诸如BAT 以及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即便已经有不少的落地实践场景,但在大规模应用和落地方面也仍在努力摸索中。

人工智能之所以落地难,主要在于当前大部分企业没有与之相适配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性赋能引擎,技术要落地就要解决应用问题,需要AI企业将切实可行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输出给企业。但现在它们面临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场景去应用人工智能方案。

很多人工智能企业尤其是融资几轮下来的初创企业,在AI应用落地上可谓绞尽脑汁,毕竟市场份额的多少与企业融资进程息息相关。不管技术与产品多牛,到最后能够展现业绩的还是客户数量与销售数据。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RPA横空出世。RPA以广泛的应用性、不限场景的适应性、不破坏原有信息系统的亲和性以及与AI技术的高契合度,让一众人工智能企业看到了AI技术得以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曙光。

于是,很多人工智能企业涌向RPA,踏上了通过RPA落地的征程。

自研或者并购,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推出RPA

当前知名的RPA企业中,达观数据和阿博茨科技是AI企业做RPA产品的典型。

达观数据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企业知识管理和文字语义理解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完善文本挖掘、知识图谱、搜索引擎和个性化推荐等文本智能处理技术服务。经过1年多时间的研发,在2019年1月份推出其RPA产品的1.0版本。前不久这家公司刚发布了新品“智能文本 RPA ”主打 NLP + RPA + OCR,从其擅长的 NLP 与 OCR 所覆盖的场景切入,可在更复杂应用场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阿博茨科技,则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AI云服务提供商,专注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这家公司在2018年之前专注AI在区块链领域的应用,在2018-2019年期间推出了自有RPA产品,今年开始频繁发表对RPA行业看法,诸如“AI大脑驱动IPA应用变革”等等。在RPA的智能化方面,AI公司不只有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在产品理念上亦非常有远见。

在融资列表中,英诺森也是一家被资本看好的企业。该公司的定位是一家AIOT驱动的专注能源与资源行业的创新公司,但出于用户需求,目前RPA也已成为其诸多业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自研RPA产品,也有人工智能企业会选择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实现RPA业务。这种做法在国外比较多见,国内的话目前也有来也科技与奥森科技合并的案例。

今年6月27日,来也科技宣布完成与RPA创业公司奥森科技合并。来也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交互平台,专注深度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奥森科技具备超十年的技术实力,2018年推出了平台级RPA产品UiBot。两家合并,无论是在RPA产品逻辑上还是在商业逻辑上,均能形成达成互补效应,同时还能在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好的故事。

类似的人工智能企业还有一些。譬如,实在智能是一家专注于AI方向大数据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是一家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也推出了RPA产品。而容智RPA的开发商上海容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AI技术企业级应用的公司,RPA业务同样也只是其业务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I技术融合RPA落地的可行性增强,将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会推出RPA产品,或是以合并的形式加入RPA战场。

企业应用场景贫乏,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遇阻

近些年的人工智能,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突破之后,当前业内谈的最多的已不再是技术难度如何,而是怎么落地实用。相对而言,随着AI技术的不断开源、发展与完善,深度学习、语义识别等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企业通过研发相应的算法与模型都能获取。但想要把这些技术应用到某些行业,则需要足够多的应用场景与可行性方案。

本质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让企业能够具备这个能力去改造现有服务流程,并进一步使企业面向的用户受益其中,提高产品生命周期与服务满意度;二是,可以通过优化及简化企业内部运作流程,实现企业的增效降本,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