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走后,留下一个怎样的物流江湖?
题图 视觉中国
马云老师,于2019年9月10日如约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在过去的20年,他的战略眼光和底层架构能力,深刻的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昨天被阿里巴巴和马云刷屏的朋友圈,有个群体却显得相对平和,那就是和电商、新零售息息相关的快递行业。
对于快递行业和大物流圈来说,马云老师是个“外行”,但是这并不重要。这是一个让他们爱怨交织的人物,你去问问那些身家百亿的快递老板还有老板娘就知道了,他的退休,或许会让整个快递行业五味杂陈。再没有人会像马云一样,让这些一言九鼎的老板在自己下属面前下不了台,但是也未必能有人,如手握水晶球般准确预言这个行业三五年后会发生的事情。即使,他好像是个“外行”。
大约十年前,双十一还没有如今天这般火爆,马云老师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快递行业,来适应电商的发展需求。现在,中国快递业规模已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在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之和,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通达系承运的淘宝天猫包裹。
在整个通达系,阿里巴巴的身影越来越明显。早在2010年,阿里收购了当时的百世汇通(今天的百世快递)。2015年5月阿里联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持股约11%;2018年5月,阿里和菜鸟等入股中通快递占股约占10%。而就在马云退休前的数月,阿里巴巴再次出手成为身申通快递控股股东。至此。马云终于在退休前,让阿里巴巴集齐了传统意义的”四通”,仅差一达(韵达快递)。而申通的陈德军和陈小英则先于马老师,隐退江湖。
这个物流局,整整 花了马老师十年光阴。这十年里,除了在通达系内整合,他立菜鸟,战顺丰,去年又提出了全中国包裹24小时达,全球72小时达的宏伟新目标。表面上,这只是一家超级巨头在利用资本优势的合纵连横。但是背后,是马云以他独特的视角对于物流行业不断思考,不断尝试的过程。一开始,或许没有人把他的想法当回事,但是十年后,他确实影响了整个中国快递业的格局。
在2017年5月22日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老师掷地有声,预言一天10亿个包裹很快会在中国大地变成现实。一年后的双十一,一天10亿个包裹同时上路,真的实现了。但是也是在这次会议上,面对中国快递行业的第一阵营,即将先后上市的几大快递公司老总,马云毫不留情的发出警告,声称如果快递公司不改变,未来十年,“将有一半人不会继续坐在这里”。此言一出,有人撇嘴有人耸肩,还有人回去当着下属的面直接拍了桌子。
不过,以后,马老师应该也不会再对着物流大佬讲话了。时至今日, 当马云回归马老师的身份时,我们恰恰可以重新认真的审视一下,对于物流行业,马老师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怎样的物流江湖?
马云真的想见王卫吗
2010年,也就是淘宝双十一的第二年,百世汇通被阿里巴巴收入囊中,但是当时业内盛传马云最想合作的,还是顺丰。在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中说,马云曾经几次约见王卫,王卫都避而不见。在这样的描述中,连马云都仅仅是一个增加王卫神秘感的注脚。
谈及中国的快递业,顺丰董事长王卫是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企业家。2016年4月,因为快递小哥被打,王卫冲冠一怒为小哥,赢得了来自民间的赞誉。在笔者的朋友圈,也有女记者直言自己是王卫的粉丝,不仅因为他的真性情,而且因为王卫长得帅。
长得帅这件事是马云或许最难改变的,但是他有其他的手段改变这个世界。问题是十年之后,现在的马云,还想见王卫吗?未必了。
按理说,现在的顺丰也是上市公司了,每年股东大会发布财报高管总是要面对公众的,不可能如过去般低调神秘。见到王卫的难度,早已大大降低。
此一时彼一时,马云对于王卫的关注,首先源于阿里巴巴做电商发现物流是个非常大的痛点。早在2011年,马云就说过,“我们发现所有抱怨、投诉都来自物流,我们必须共同参与……我们不做民营物流企业想做、能做、可以做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定位是:阿里巴巴进入物流,做现有物流民营企业不想做、不肯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永远不能把别人饭碗捅了,这是做企业的原则。”
马云希望解决物流问题,但是又无法与直营模式的顺丰达成合作,这意味着马云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模式来解决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