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马云、任正非不谋而合: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这是制度的成功

09-12 IT文章

马云、任正非不谋而合: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这是制度的成功

作者 | 吴春波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9月10日晚,马云在55岁生日当天,宣布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演讲中,马云说,“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十年前马云就开始思考“如何传承”这一问题,阿里巴巴走访了很多公司,最终选择用文化、制度、人才来保证公司的传承。

成功的企业都有相似成功之处,2011年华为确立了轮值CEO制度,对整个华为公司的决策完整性和流畅性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华为和阿里创始人的“退休离场”都为企业树立了较为成功的接班典范。

阿里、华为能够成功躲过一次一次时代大浪潮的冲击,不断迎接新的变化,背后的管理思想功不可没,他们都有永远在面向未来进行布局的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写于2011年,彼时华为公司刚刚确立轮值CEO制度,而直到今天,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和公司权杖如何有序传递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依然在继续。

原文题为:制度的力量——读《一江春水向东流》

看过任总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为轮值CEO鸣锣开道》,首先感觉是真实,真实纯朴的文字,真实的自画像,真实地心声吐露。依个人十余年的观察了解,这就是真实的华为CEO。但这不是文章的核心,通读文章之后,则感觉是曾经的CEO对轮值CEO们的真情期待,对轮值CEO制度的热切期盼。

谁执权杖

自现代企业诞生以来,企业高层权力的设计和管理,一直是企业实践和管理理论长期探讨的问题。如何传承企业的权力?如何制约权力?到底将一个企业的命运托付给谁?由谁对企业承担其终极的责任?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谓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只能在外壳上给予企业可选择的模板,而没有从“顶层设计”上为企业带来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可选择的对策方案。

实现公司权杖的有序传递核心问题是接班人的培养与选拔。从古今中外的实践来看,其途径大致主要的有两种:

一是人选接班人。

即由执政者选定下一代接班人。这种选择方式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一是选择者的英明和判断力;二是被选择对象众多;三是被选择对象的可依赖性。但是实践证明,选择接班人是非常困难的,其难度比组织中任何问题都难解决,许多英明领袖(如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据研究,中国古代皇帝选择出的接班人,成功率只有10%。真正英明的皇帝绝大部分是开国皇帝,自己冲杀出来的,或者是在乱世、衰落和危机中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

二是制度选接班人。

即建立规则,依靠竞争机制,通过价值观的筛选,选拔出优秀的接班人。虽然这种选拔方式劳民伤财(美国选出没有任何官阶的奥巴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花费了26亿美元),但能够保证所选择接班人的可靠性和有序性。

在1787年美国的立宪会议上,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考虑的不是“谁当总统”,而他们在历时长久的争吵中,达成了共识“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便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这就是美国作为一个伟大国家的根源,也是美国伟大国家文化的根源。

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许多企业或者因为因权力交接和权力争夺,或者因为接班人的平庸,将伟大的企业带入到困境,甚至使好端端的企业一蹶不振。有很多企业都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壮烈倒下的,而是祸起萧墙,因权力交接和权力争夺而将企业置于不归之路。

再看那些百年老店,他们之所以能够基业常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效地建立了权力的交接秩序,有效地抑制了权力争夺可能对企业的伤害。

企业的接班人如何培养,权杖交给谁,如何交接,如何传承,历来是一个有未来的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报时人,还是造钟人?

不可否认,伟大公司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伟大的企业家。企业家的使命是在混沌过程中为企业找出前进的方向,为企业构建经营管理的哲学,为企业寻找根本的发展动力,并依据自己的个人魅力凝聚企业的员工持续地为组织目标作贡献。也就是说,企业的创始人对于企业最重要的价值是,为企业植入伟大公司的基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