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眼中的AI:大众对AI的认知调研报告(上篇)
文|猎豹用户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自从1956年提出,期间几经波折,终于在2012年后迎来爆发。AI也从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技术逐渐落地,AI+已经代替互联网+成为新的趋势。
虽然AI+领域,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教育、医疗等动辄千亿市场,但真正渗透了多少用户呢?用户的感知和接受度又是怎样的?
猎豹移动研究中心对此进行AI系列调查,想了解大众对人工智能概念及产品的认知、智能感受、AI产品购买决策等问题。
本文章是AI系列调查中的第一篇,了解大众对AI的认知现状、AI产品渗透和评价、AI发展态度的看法。
Part.1 调研样本介绍
我们通过猎豹移动调研平台,回收有效问卷3625份。样本概况:男性较多,占比56%;年轻用户多,25岁以下占比45%;低学历用户多,高中以下学历占比70%;下沉用户占比高,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40%。
Part.2 大众对AI的认知现状: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为大多数大众对AI的认知状态,只有20%的大众自评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AI,甚至1/5网民的没有听说过AI。
即便知道AI的大众,有一半平时也不怎么关注。只有近三成大众日常对AI相关资讯或产品保持关注,8%是AI智能硬件或App的发烧友,时刻关注AI新品的发布。
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合并为了解较深,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
男性对AI更了解,这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有关。
18-30岁的青年对AI了解更多,30岁以上用户对AI的了解较浅,青少年和大众整体认知一致。
学历越高,对AI越了解,AI理论和技术难度决定了高学历人群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各地区人群对AI认知差异不大,互联网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无差异。
对于各职业人群,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医生/律师/记者/老师等)两个人群对AI的了解更深入;学生群体中,大学生对AI更了解,中学生和整体差异不大;蓝领用户对AI的了解最浅。
Part.3 大众对AI产品的认知现状:感受到生活更便利
AI+时代,应用AI技术或打着AI噱头的大量软硬件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以渗透性(用户是否体验或购买过)和便利性(是否给生活带来便利性)来评估AI产品对生活的影响。
AI软件产品
渗透率较高的软件是智能语音助手和个性化内容推荐,且用户非常认可这类软件对生活带来便利。这表明智能语音助手作为一个虚拟形象出现在一款软件或硬件中,已经被大众接受并认可。软件会推荐给我喜欢看的内容已经进入用户认知。
AI修复老照片,如港台明星18岁照片,和AI换脸,如回家的诱惑bgm响起,这些现象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极大程度向大众普及了AI,给用户带来娱乐体验。而AI换脸app ZAO 却因为隐私条款争议颇大,对于这种娱乐性大于功能性的app,用户对隐私的容忍度更低。
相对而言,选择智能客服给生活带来不便的用户较多,这可能是因为有时智能客服无法及时解决问题,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AI硬件产品
智能监控、智能音箱、智能控制等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较高,而且80%以上的大众认为认可智能硬件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相对而言,机器人系列在大众的生活中渗透较低,尤其是家庭陪伴类机器人。目前市场上,家庭陪伴类机器人主要以儿童机器人为主,兼顾教育属性,但儿童语音交互问题仍需解决。
AI了解情况影响AI产品渗透
大众对AI了解的越深入,体验或购买过的AI软硬件产品越多。用户在体验和购买前,更愿意先了解AI和产品的相关信息。
Part.4 大众对AI发展的看法:期待和顾虑并存
基于对AI认知和现有AI产品的体验,大众对AI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呢?我们以情绪感受和顾虑来了解大众态度。
情绪感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