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你的看病难题,5G物联网能解决吗?

09-13 IT文章

你的看病难题,5G物联网能解决吗?

虎嗅注:这是虎嗅“新视野”的第三篇文章。在本文中,你将看到:5G在2019年是怎样影响了以AI大数据和物联网医疗,医药行业人士又如何看待这些新兴技术,而中国医药从业者又如何联合起来,在一个“创新园”中探索改变未来的研发与诊疗模式。本文的主角是地方政府、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研发公司,还有一家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中国。总之,我们接下来要聊到的物联网博览会上的见闻,都可能在未来改变你的生活。

作者丨李拓

头图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的展台一角,由阿斯利康中国官方提供

长三角的“苏锡常”都市圈,一度创造了“苏南模式”的经济奇迹。不过,如今的苏州更多承接了上海的产业红利,而江苏官方将剩下的无锡和常州加上泰州,重组了“锡常泰”发展愿景——常年与苏州难分高下的无锡,忽然成了新概念都市圈的领头羊,不啻喜事一件。无锡下辖两个县级市,面积不大,但年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二;在2007年后力推光伏、动漫、电子、医药和物联网产业。如今,这座号称“物联网之城”的城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每年九月上旬,是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举办时节。今年有542家公司参展,这届物联网博览会上的5G存在感极强,三大运营商齐上阵,几乎每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应用,都少不了5G元素。现场有不少医疗产业应用展示,亦令人大开眼界。

5G物联网×医疗=?

我们在现场看到了不少5G+AIoT的医疗应用场景,以下这些可能是你比较感兴趣的——

iTbra

这是一款用于筛查早期乳腺癌的可穿戴式设备,由 Cyrcadia 公司开发。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穿戴两个小时的iTbra,数据即可通过蓝牙传输至手机App,进而同步给Cyrcadia云端做处理分析,结果可下发给用户和医生。

iTbra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监测癌细胞代谢的导致的温度、血液流变状况来做筛查。官方宣称其准确率甚至高于穿刺取样、CT扫描、X光片等传统手段。

你的看病难题,5G物联网能解决吗?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Cyrcadia公司展出的iTbra,©虎嗅

Cyrcadia曾在2018年获得了国内科大讯飞的投资。

移动肺癌筛查车

这是一套集成式产品,宜动诊疗车的车体内部设计由艾克瑞(一家专事流动医疗车设计的公司)完成,其中检测设备可按需替换。在本次物博会上,虎嗅参观了一辆移动肺癌筛查车。

车辆主要分两个区域,检测区和数据传输分析区。在检测区,低剂量螺旋CT机、X射线机等设备与大医院无二致,主要不同在数据传输与分析区。其创新点在于,意图通过5G方式,将影像数据传输至大医院专家手机端,医生即可通过读取影像判断是否有癌变——除了医生远程移动端读片,也可通过AI辅助读片提升效率和准确度。

当然,这辆筛查车并非一家公司独力完成,其背后是硬件、软件、医院与医生资源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你的看病难题,5G物联网能解决吗?

物博会上展示的移动肺癌筛查车内部,©虎嗅

事实上,远程读片和AI辅助读片并非新鲜事物,它早已是这两年国内各家互联网医疗公司抢占的细分市场。今年移动肺癌筛查车的优点并不在于此,其卖点主要是具备5G和可移动性,可为乡镇和城市中离医院较远的社区提供癌症早筛类移动诊疗服务。

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虎嗅,移动肺癌筛查车目前主要用于“肺癌筛查防治公益行动”中,尚未启动商用。

内镜诊断消化道癌症。物联网博览会现场展示了一套内窥镜的远程同步医疗场景。病人通过喝一杯水,然后将一个胶囊大小的内窥镜(即胶囊内窥镜)吞下,在外部机器(磁控机器)的作用下,在胃肠等消化道进行检测,数据传输给远程医生。在内部扫描时,远程医生可随时叫停并遥控指挥内窥镜复查相关疑点部位。当然,这时也少不了AI读片,使用的是腾讯觅影的技术。

你的看病难题,5G物联网能解决吗?

在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展示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虎嗅

胶囊内窥镜目前的收费标准是3000元/次,高于普通内窥镜500~1000元的标准,对那些不习惯吞镜的患者来说,超出的价格足够称得上是“尊严价”。

“雾联网”与雾化新零售。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儿童受到哮喘困扰,“雾化室”是个有针对性且成熟解决方案。目前全国医院约有15000间雾化室,但雾化室也在进化,目前最新的形态是手持式智能雾化设备。患者可通过顶部添加液体药品(约5毫升),然后通过安装一次性雾化杯吸入雾化的液滴缓解症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