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手造星背后:顶级车手年薪近2亿美元,运营集团却转型困难
8
文 | AI财经社 王灿
编 | 明萱
9月11日,路透社、《每日电讯报》援引法国《巴黎人报》消息称,因五年前滑雪时头部受伤而陷入昏迷至今的“车王”舒马赫,现已转移至巴黎某医院进行“秘密治疗”。
根据《巴黎人报》,该医院护士认为舒马赫有一些康复迹象,并认为舒马赫是“有意识的(conscious)”。目前,舒马赫家庭发言人尚未透露这一治疗的具体信息。
舒马赫职业赛车手生涯中,曾获7个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总冠军,91个分站冠军,创造了“舒马赫时代”。他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是F1作为顶尖赛事的缩影。
“后舒马赫时代”起,F1锦标赛中同样涌现了一些颇具商业价值的名赛车手。但在他们的“星途”背后,F1这项赛事却也在面临赞助、转播所带来的经济危机。
赛道之外:F1也是门造星的生意
从“后舒马赫时代”算起,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英国赛车手汉密尔顿。2007年,汉密尔顿在迈凯伦开始职业生涯,并于2013年加入梅赛德斯车队。在五年的时间内。这位赛车手为梅赛德斯赢下44场比赛,并在2014、2015、2017、2018年四获世界冠军。
四次世界冠军,这一数字目前排名F1锦标赛历史第三。而在获得他的第一个F1锦标赛总冠军时,汉密尔顿的收入也超越舒马赫,成为当时F1赛车手中的首位。
顶尖的赛道成绩顺理成章地为车手带来了高额合同。2018年7月,汉密尔顿与老东家梅赛德斯车队签下1亿美元的续约合同。梅赛德斯F1负责人Toto Wolff曾透露,这起续约从2018年初即开始操作。
无疑,汉密尔顿在2018年的表现让车队增加了信心:在当年前半段的F1赛程中,汉密尔顿位居第二,以8分之差排在法拉利车队的维特尔之后。
梅赛德斯对于这位当家头牌的续约可以说颇为大方。根据合约,汉密尔顿的基础年薪为3000万美元,算上奖金后可达到约5000万美元。这也让汉密尔顿在2019年《福布斯》“世界最高薪运动员榜单”中的排名攀至第13位。
另一位赛车明星便是同在该榜单上的维特尔,排名第30位。同汉密尔顿相比,维特尔的商业“星途”未如此张扬。
2019年,维特尔在《福布斯》名人收入榜上排名第86位。而在赛车手收入中,他位居第二,仅以约1000万美元的差距排在汉密尔顿之后。根据EssentiallySports统计,维特尔的个人赞助机会却在缩减,仅为50万美元左右。
这或许和成绩不无相关。《福布斯》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加入法拉利车队后,维特尔还没有赢下一个冠军,但其收入仍保持每年4000万的水准。
传奇赛车手阿隆索也是保持高收入的一位,其年收入约为3600万美元,包括3400万薪水、奖金,和200万美元左右的赞助。
即使冠军光环和薪资呈正相关,但并不是所有F1赛车手冠军都选择延续他们的高薪资生涯。汉密尔顿队友罗斯伯格便让人出乎意料,这位德国赛车手曾用2016年的冠军拦住了汉密尔顿成就“五年五连胜”的步伐,却在获得冠军后选择退役。
F1急转弯:自由媒体集团入主后的困难转型
高薪明星车手的背后,同样有看不见的“无名小卒”。
根据赛车手薪资排行,即使是体育行业,“二八”定律同样适用:最好的选手分走了最大的蛋糕。根据《GQ》中东站的报道,汉密尔顿的年收入已经是F1年轻赛车手们的300倍有余。
即使是头部车手间,数字差距依然巨大:数据统计网站F1figures上的数字显示,2018年薪资排名前十位的赛车手的薪资在4000万美元到1亿8000万美元之间,第一和第十差了1亿4000万美元之多。
车手薪资差距的背后是厂商车队同小车队之间的预算差距。对此,接手F1的自由媒体集团尝试用支出上限制度改革,以控制大车队的成本,缩小车队间的薪资差距。
但要推进这一尝试,F1赛事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可持续,这是F1易主后的最大难题。
2017年,自由媒体集团以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1赛事,却在营收上收获败局。
数据显示,2016年F1赛事的利润为4700万美元。而在自由媒体集团收购后的第一年,F1的运营却有3700万美元的亏损。据《福布斯》报道,如果自由媒体集团不更新同F1相关的五项赛事合同,集团2019年年收入预计将损失1.39亿美元。
首先对新东家表示迟疑的是赞助商。F1的新任首席执行官Chase Carey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首次承认赞助商增长困难。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年赞助商收入仅增加1100万美元,增长率为过去十年中的最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