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联通牵手电信,会让中国的5G加速吗?

09-15 IT文章

联通牵手电信,会让中国的5G加速吗?

题图来自东方IC

本周一,也就是9月9号,中国联通正式公告,已与中国电信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将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5G接入网络。

这则消息堪称爆炸性新闻,但却看不到什么深度分析,评论文章除了强调"意义重大"就是谈"省钱建5G",还有些不靠谱的推测两家公司要合并的。

接下来两家准备如何共建共享,时间进度如何?公告里没有说,框架协议里也没有讲,业界也没有声音。呈现出这样的状况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二是很多问题还没有答案,所以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

个人以为,这次是后者。

在拿不到任何内部信息,也看不到靠谱的外部分析的情况下,我只能根据自己的技术理解和经验来推演下,电信联通准备各自建设核心网,实现无线接入网的共享,会是什么情况。

技术

我在《电信运营商学不了互联网》中介绍过这张图,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技术和连接服务,是以技术标准为起点,再由设备厂商根据技术标准进行通信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然后由计划采购部门进行通信网络产品的选择和购买,之后是网络建设部门进行施工建设和系统集成,再往后是网络维护部门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

联通牵手电信,会让中国的5G加速吗?

一般情况下,电信运营商是成熟技术的使用者,技术的创新来自于设备商甚至更前端的科学家;即便是电信运营商提出了通信技术领域的创新思维,也需要设备商们去实现。

而且,由于“电信级”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要求,设备商在向电信运营商交付前,必须是经过内部严格的测试验证,而交付时运营商还会对设备和网络进行全面验证,才敢给最终用户去使用。

这就意味着:如果是非标准的、厂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技术场景,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投入市场。

5G无线接入网的共建共享,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况。虽然此前有过一些共建共享的案例,但据我了解都达不到电信联通的这种程度。

可能的技术方案之一:在接入网进行客户的识别与分流,电信用户送到电信的核心网,联通用户送到联通的核心网。

可能的技术方案之二:在接入网进行信号复制,分别送到电信和联通的核心网,由核心网进行识别,不是本网的用户就拒绝服务。

可能的技术方案之三:接入网将通信接入到其所属运营商的核心网,再由核心网进行客户的识别以及路由接续。

接下来,通信专家们会对这些可能设计系统架构,结合各种组合场景形成解决方案。

比如最基础的话音业务,要制定在5G共享基站、4G基站、3G基站等不同接入网下的技术方案,要考虑一次通话在不同基站之间切换的各种可能性,要兼顾电信和联通不同的话音业务技术实现方式(VoLTE和CSFB)。

在确定总体技术方案、系统架构以及解决方案之后,通信专家们要对技术改造方案进行评估,然后再进行多方案比较。

比如,方案一的主要改动点,应该是在无线侧进行识别和分流,这个功能的增加既要涉及相关软件的修改,也要考虑后期的维护成本(无线站点数量多分布广,运行维护成本高)以及终端的适配问题,如果涉及到技术标准的大变动,那动静可就大多了。

而方案三需要改的主要是核心网部分,要实现电信和联通两张核心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先统一定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要知道,两家运营商虽然在大的方面都遵从3GPP的统一标准,但在具体的技术参数和细节上,都有自己的考虑和设计。如今要把这些技术细节一一考虑设计清楚,才能启动技术改造工作。

技术方案全部准备就绪,厂商开始制定自己的技术方案,启动开发、改造、测试等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等到厂商做完自己的工作,再移交到运营商,按照流程和工序做下一步安排。

如果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技术方案变了,那极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已经完成的工作几乎作废,需要重新设计,重新开发,重新安排时间表。

涉及全程全网的技术改造,要确保电信级的质量,做到万无一失。这是通信的产业特征,中间每一步都不可少。

运营

前期技术方案考虑得这么细,是不是万事大吉?远远没有。因为在运营环节,接入网共建共享可能引发的新问题可能更多。

首先是费用结算。

铁塔公司提供的是物理性质的共享设施,可以按照投资或者使用比例进行多租户的结算和分摊,相对简单。而无线接入网的使用量并不是静态的,既和客户规模/习惯、漫游状态、使用量等客户侧的状况有关,也和组网结构、路由组织、设备供应商等网络侧的情况有关,还有些通信量是维持用户在网状态(类似于心跳,保持网络和客户的连接,不直接产生价值),没有收益的,到底怎么结合理?这个账很不好算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