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09-17 IT文章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更多测评,快关注差评~

怎样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这是托尼上大学入坑了摄影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不怕差友们笑话,自从接触摄影开始,托尼就觉得器材在拍照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自己到现在已经换过不下五六台相机:

最初为了追求轻便选择的索尼黑卡 5,后来为了更高可玩性先后换了尼康 D7200、佳能 80D,再后来因为富士的胶片色彩选择的 X-T20,接着作为生产力的索尼 A7M3,再到现在的 X-T3。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每每看到网络上别人分享的好看照片,中毒的同时除了关注照片本身构图色彩与情绪,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拍摄它所用的机身和镜头上。

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托尼我就是一个妥妥的器材党,攒够钱后的究极目标,也仅仅只是打算在不同品牌的几台全画幅相机之间换着玩。

一般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决定了相机的高低端定位

手机摄像头的传感器都在 1 英寸( 13.2*8.8mm )以下

相机传感器大小:中画幅>全画幅>APS-C>4/3画幅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范围之所以是全画幅,是因为在潜意识里,1 英寸卡片机算是入门,4/3、APS-C 画幅的相机就算是中端,而全画幅相机,理所当然的就是高端。

至于哈苏 ,飞思,徕卡等更顶级的相机,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昂售价,作为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我,那是想都不会想。

直到有机会上手了哈苏的中画幅无反( 无反就是我们俗称的微单相机) X1D II 50C,托尼这才觉得自己拍照的重点不再应该是纠结器材的好坏,而是该回到摄影本身上来。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毕竟拿着顶级相机拍照,如果还拍不好照片,就再也没借口怪相机不够好了。

这台相机到底有多贵

提到哈苏这个牌子,不少差友们可能会对它比较陌生,托尼自己也一样,在没深入了解之前,对它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价格贵这个层面。

没曾想它早在 1969 年,就随着阿波罗宇宙飞船首航登上过月球,那几张被我们熟知的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使用哈苏相机拍摄的。

阿波罗11号航天飞机登月照片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图片来源 NASA

至于这台哈苏 X1D II 50C 的前代 X1D I,更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台中画幅无反。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这倒是让托尼一改原有对它仅仅只是按情怀卖高价的偏见。

哈苏从创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漫长的 78 年相机历史,期间柯达倒闭,禄来被收购,康泰时陨落,没点技术实力也不会风光至今。

理所当然的,拥有历史底蕴和技术加持的哈苏相机,售价自然也不便宜。

托尼手上的这台,光是机身就要 39990,要是再配上一两个镜头,随随便便就到了十万以上。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也正因如此,托尼在用这台相机的时候,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手滑,几万块瞬间就给摔没了。。。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不过跟起它的前代和其他中画幅相机的市场价相比,这台哈苏的价格已经相当有竞争力了。

不那么中画幅的外观

要说看到相机的第一眼,托尼就感受到了它从里到外透露着的精致感。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简约方正的造型,全金属磨砂的机身搭配石墨灰的配色,加上正上方的 Hasselblad 标识雕刻,低调却不乏质感。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特别是这颗黄色的快门按钮,看着就很提神,和徕卡相机上的灵魂标志红色可乐标有的一拼。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在托尼用过的相机里,如果说索尼相机的设计给我的感觉是偏向工业,富士偏向文艺,佳能偏向舒适,尼康偏向务实。

那么哈苏则更偏向于简约纯粹,纯粹到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多余的累赘,就是为了摄影而生。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除去精湛的工艺设计外,托尼还惊讶于一台中画幅的相机,它的体积居然能够做到如此小巧。

按理来说,相机上搭载的传感器尺寸越大,为了容纳下更大的传感器,机身体积也就越大。

左中画幅,右全画幅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所以全画幅往往会比残画幅相机的体积要来的大些,如果传感器的尺寸是中画幅,体积就更大了。

但它却把重量控制到和全画幅相机差不多重,在其他中画幅无反相机里,体积也算是最小的。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紧凑的机身对于像托尼这种还没练出麒麟臂的人来说极其友好,外出携带几乎没有多大压力。

极其简便的操控

托尼本以为这台相机操作起来会有点难度和门槛,毕竟相机本身的定位就在更高端,更专业的领域上。

但当真正用上了后,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哈苏的 UI 操控是我用过的所有相机里最直观舒服的。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开机之后,ISO / 光圈 / 快门速度等参数在这块超大的触控显示屏上显而易见。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调整参数,直接在屏幕上触摸滑动就能调整。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相机的主菜单界面则采用了简单的九宫格设计。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拖动或长按就能自定义菜单的布局,可以说就是傻瓜式的操作逻辑。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除了易用性媲美老年机的 UI,它的操控同样简便。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光圈 / 快门优先等相机常用的模式切换直接靠转盘调整,按下转盘还可以将模式锁定防误触。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手动( MF )/自动( AF )一键切换,ISO 和白平衡也单独设置了切换按键,觉得不常用也可以在菜单里重新自定义两个按键的功能。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快捷键加上前后波轮,再配合侧边的五个功能按键和屏幕触控,上手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成本。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照片的回看与放大也同样可以通过多指触摸来完成,就算你用取景器取景,同样可以在屏幕上滑动手指来对焦。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在这块可换镜头相机中尺寸最大的屏幕上,哈苏真的是一点也不浪费,充分利用到了极致,屏幕观感也可以称得上是细腻。

上手十万块的哈苏相机后,我才知道它到底贵在了哪

整个相机所有的操作和反馈,给托尼一种像是在玩手机的错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