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乐创文娱何处去

09-20 IT文章

乐创文娱何处去

文|跃幕电影,作者|庞宏波

最近三年的六月对于乐创文娱来说,都是决定性的“生死弯道”。 2017年的6月,尚处于乐视体系的乐视影业举办了以“根/源”为主题的IP垂直生态战略发布会。相比发布的12个IP项目,孙宏斌拍着张昭肩膀的“打气”是更有解读空间的细节,这意味着乐视影业在“出走”。

2018年的6月,乐视影业已经改名为乐创文娱。在经历了所谓的“至暗时刻”后,乐创文娱举办了以“照亮”为主题的文化品牌分享会。12个IP项目扩充成了28个系列电影品牌,从更名到“照亮”,这似乎意味着乐创文娱在“新生”。 2019年的6月,乐创文娱并没有“如约”举办发布会,而张昭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宣布了辞职。

如今,距离张昭辞职已经过去了80多天。在这80多天里,张昭前往复星集团,孙喆一接管了乐创文娱。 在融创文化集团收购梦之城之后,一向低调的孙喆一开始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对于整个融创文化集团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梳理,乐创文娱的“新战略”也就此浮出水面。

但实际上从独立运营的影视公司到IP运营公司再到文化集团下的内容厂牌,乐创文娱显然在切换着自己的赛道

如何看乐创文娱内容新路线

3000万到5000万体量,具有创新性和高概念的内容。

这是近期,孙喆一对于乐创文娱指出的一个“路线”。

其实从融创文化集团成立开始,乐创文娱的发展路线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变化。突然之间,乐创文娱的头上有了一个“母公司”,乐创文娱成为了融创文化集团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乐创文娱的董事长兼CEO张昭需要向刚刚进入影视行业的“新兵”孙喆一汇报工作。

某种程度上,刚刚从乐视体系脱离的乐创文娱,又进入到了融创体系当中。独立运营,显然不是这家公司的主方向。

随着张昭离职,孙喆一彻底“接棒”这一厂牌。这就意味着,孙喆一从文化集团的视角来思考乐创文娱的未来就成为了必然。据悉,在文化集团成立后,孙喆一组建了自己的动画制作团队,某种程度上和乐创文娱处于一个“平行运作”的模式。那么,孙喆一接管乐创文娱后也势必会进行融合。

在张昭离职之后,孙喆一对于乐创文娱的评价是一家“年轻公司”,希望乐创文娱是一家有生机的创业公司,并愿意为其缴学费。这种姿态的回调和如今3000万到5000万体量内容相衔接,那么就变得非常清晰。

乐创文娱何处去

但是摆在乐创文娱面前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乐创文娱是否适合3000万到5000万体量的内容;另一个是,如何来做3000万到5000万体量的内容。

乐创文娱的身上其实有张昭非常显著的“DNA”,在融创“入主”之后乐创文娱更坚定了自己的品牌化、系列化路径。那么,对于品牌化和系列化的内容生产来说,3000万到5000万的体量是不现实的。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头部效应的加剧,如今产业里“高举高打”和“以小博大”是两条几乎“平行”的开发模式。而乐创文娱此前的路径,其实属于前者而非后者。

其实对于孙喆一来说,乐创文娱新路线制定多少和乐创文娱如今的成绩和处境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乐创文娱手里还有《爵迹2》、《刺局》两部大制作影片,但今年市场类型的再重塑,是否会给这类大制作足够的生存空间成为了一个疑问,这其实也是孙喆一最为担心的问题所在。

孙喆一接任乐创文娱之后,业内纷纷“恭喜”这位年仅29岁的“新掌门”。但孙喆一却说“恭喜我啥,我什么都没做呢。而且现在留给我的,实际上是难题更多。如果接下来几个项目表现不好,那外界会怎么看我”。

另外,今年上半年,乐创文娱出品及发行的《熊出没·原始时代》创下了系列新高,拿下了超7亿票房。国产动画绝大多数属于“中小成本”制作,也比较符合3000万到5000万的体量选择。如今,乐创文娱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下一部《熊出没》的“战斗状态”,那么乐创文娱在《熊出没》系列上的成绩或多或少成为了融创集团为其选择体量的一个衡量标杆。

孙喆一对于乐创文娱的路线打造,必然和张昭不同。从文化集团的角度来考虑,孙喆一必然需要明确乐创文娱和融创影视的差异化属性,从单一的独立运营到集团架构,乐创文娱的路线调整是必然。

但从外部来说,3000万到5000万的内容显然成为了被争夺的重点。 由于整个市场类型调整加剧,“以小博大”的爆款路线成为了最为优质的选择。在上半年,“跑步入场”院线电影的爱奇艺影业,投资体量也在2000万到5000万之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2174.html